臺商羅繼志的特色小鎮經濟學

臺商羅繼志的特色小鎮經濟學

 

春節前後,羅繼志在大陸的農旅文創考察不停歇,他全身心將台灣休閒農業經驗嫁接到大陸特色小鎮建設中。

 

來自台灣嘉義的羅繼志,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創達人”。台灣《中國時報》美食、旅遊版記者出身的他,2011年前進大陸,將自己的攝影作品具象化打造文創商品。這幾年,隨著大陸發展鄉村旅遊,羅繼志相機而行,用文創的觀念打造傳統農業,廣結碩果。

 

從文創品牌跨足休閒農業

 

在羅繼志看來,大陸實體經濟發展快、轉變也快,但農業發展始終都是主旋律,只是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這也是他從單純文創品牌打造跨足休閒農業的考量。

 

身為廈門京魚數位文化創意公司負責人,羅繼志此前做過全球文創旅遊的調研,進而做起品牌行銷規劃設計,曾為大陸多個博物館設計開發文創商品。

 

兩年前,應廈門大學邀請,羅繼志參與美麗鄉村規劃,從而與農旅文創結緣,之後走南闖北,為各地特色小鎮、鄉村旅遊項目做總體規劃和運營執行。在海口、南寧、成都、濟寧、蘇州等地,都已有或正在接洽的合作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每到一處考察,羅繼志習慣在朋友圈記錄“文創手札”,分享經驗,目前已近300例。比如“文創手札158”中,他這麼寫:手繪導覽圖+吉祥物的運用,是農旅文創的主流,透過吉祥物的多層次運用,加上手繪導覽圖,可帶來活潑可愛、令人會心一笑的效果。如果預算充足,再加上電子尋寶遊戲,把互聯網+都完全融入,就更完美了。

 

導報記者問起,這麼多經驗,核心是啥?羅繼志笑了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並總結三點,一是用文創的觀念打造傳統農業,注重吉祥物IP導入;二是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打造農産品五倍十倍溢價;三是挖掘在地文化,打造專屬節慶,以文化體驗活動帶來人潮,增加知名度。(臺海網3月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文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