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業界指“數字中國”為臺版書“登陸”帶來契機

作為第四屆海峽讀者節的先聲,2018年福建館藏圖書訂貨會17日在福州舉行。350多家中國重點出版社帶來10余萬種圖書,4000余種臺版書也同臺展出。福建新華發行集團圖書發行中心主任徐國恩表示,“數字中國”的大數據應用為臺版書“登陸”帶來契機。

 

三民書局、遠流、五南出版、昌明文化、大穎文化……來自台灣各出版社的臺版書林林總總,風格多樣,內容活潑。台灣麗文文化事業機構總經理楊宏文表示,近年來海峽兩岸出版業界合作頻繁,臺版書籍在大陸的館配市場需求穩定,出口碼洋略有微升。

 

“大陸市場對臺版圖書有吸引力。”楊宏文説,台灣麗文文化事業機構1992年成立之初,即以系列大陸學者撰寫的中國文學叢書及寫作系列叢書問世,震動台灣學界;如今,它已成長為目前台灣最大的校園書坊連鎖機構,擁有數家出版社,也頗為注重開發大陸市場。

 

兩岸業界指“數字中國”為臺版書“登陸”帶來契機

圖為台灣作家子魚接受採訪。林春茵 攝

 

在徐國恩看來,當下大陸進入“數字中國”時代,對館配市場的大數據分析,使圖書進出口商得以精準鎖定臺版書種類。“受益於海峽讀者節大數據,我們對臺版書引進的規劃越來越明晰。”

 

他説,與大陸圖書寄售模式不同,臺版書進口不能退貨,館配數據採集應用使得臺版書引進更為精準,降低成本。

 

不少台灣業者向記者表示,台灣因政策扶持不到位且紙質書受數碼時代衝擊,圖書印量少而造價高企,為進軍大陸市場帶來成本難度。

 

“一本台版書折價人民幣也要七八十元,加上關稅及其他稅費則近百元人民幣,而大陸同類書籍售價不過30元至50元人民幣。”楊宏文表示,得到市場精準反應,可有的放矢。

 

兩岸業界指“數字中國”為臺版書“登陸”帶來契機

圖為臺版書專場。林春茵 攝

 

記者在訂貨會現場看到,精準引進的臺版圖書備受青睞。福州市金山中學圖書館館長林丹説,台灣的心理學、自然科學、人文類的圖書及繪本都非常受校園歡迎。海峽文藝出版社編輯室主任朱墨山則認為,台灣原畫設計師群體大,創作力旺盛,內容形式活潑,“書貴得有價值”。

 

“數字圖書館”在大陸方興未艾,在此次訂貨會上得到呼應。記者發現,訂貨會對智慧圖書館、聽書館、智慧借閱櫃、月芽閱讀平臺等産品均作重點展示。

 

台灣兒童文學名家子魚率先嘗鮮,與月芽閱讀達成合作,推出系列童書專著的整書閱讀。“在數碼時代吸引孩子們閱讀,這樣做是有效的。”子魚説,用文化認識彼此,是兩岸交往中最和諧的方式。(中新網福州4月17日電 記者 林春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