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當局忽視勞工加薪 促推臺青到大陸打拼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8-27 10:09:1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據台灣《旺報》報道,大陸官方通過工資指導線等機制積極為貢獻經濟發展的第一線勞工提供穩定的薪資增長環境,反觀台灣民進黨當局,對這方面始終視而不見,或用統計的謬誤解讀來粉飾太平。
臺媒稱,台灣當局這種“鴕鳥政策”,只能讓台灣青年走入“努力看不到成果的死衚同”,不但台灣經濟向下沉淪,更逼得台灣青年只能無奈出走,到有機遇的大陸闖一闖,為自己的打拼獲取應得的報酬。
資料圖:台灣大學生在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實習。中新社記者 王捷先 攝
臺媒指出,8月18日台灣勞動部門召開基本薪資審議委員會,定調台灣最低工資脫離22000新台幣,成為蔡英文當局“洋洋得意的政績”。但實際上這不過是“虛晃一招”,真正該改革卻避而不談的是台灣薪資凍結增長20年的事實,“加薪”2字仿佛成為被遺忘的禁忌詞彙。
臺媒認為,事實上,台灣薪資凍結增長反映的,是當局的不作為,20年來無法改革促使産業結構升級,無法打破企業獲利也不願加薪的畸形生態,更在未來爭取全球人才競爭中“慢性自殺”。不客氣地説,在澳洲遊學打工的臺青領打工薪水都強過台灣正規職業,臺青千方百計地想留在當地,反向凸顯台灣薪資環境就是如此“絕望”。
台灣當局明知問題,卻不肯面對,或強行粉飾太平。如同之前台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自誇“台灣勞工平均薪資增長至近5萬元新台幣”,臺媒質問:這種將富豪的財富納入的平均統計金額,除了政府開心,對民眾有什麼實惠意義?
臺媒表示,大陸官方在這方面不斷做實事,相比之下,兩岸當局面對提升薪資增長的務實態度截然不同。要留住台灣青年外流,蔡英文當局是不是該先誠心自問:除了2年多的濫情口號外,幫台灣青年加薪做了些什麼?(中新網8月27日電)
相關新聞
- 2018-08-27一位臺商的兩岸“養魚經”
- 2018-08-24兩岸“民心競賽”,蔡當局被遠遠拋開
- 2018-08-27首屆兩岸青年公益攝影展開幕 台灣學生用影像記錄廈門集美
- 2018-08-27看中大陸市場和潛力 眾台灣創業者參加廈門創業營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