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人走進內蒙古感受草原新貌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8-27 15:57:19 | 來源: 新華網 |
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蒙古包如雲朵般散落,牛羊成群、駿馬奔馳……8月下旬,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2018兩岸記者參訪團”來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感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成果。
在額爾古納,參訪團走進草原深處,拜訪了老牧民楊旭一家。“我家養了1100多只羊,每年出售三四百隻,刨去成本,能有20多萬元收入。”他笑著説,“現如今政策好,國家給免了稅負,還讓到公家的草場上放牧。要不然,我家這點草地哪供得起上千隻羊?”
開著皮卡車運送草料和在牧場産下的羊羔,騎著摩托車帶著狼犬放牧,已成為老楊家的日常。“騰出人手,我還養了200多只‘草原溜達雞’,跟羊一塊兒擱網店上賣,最遠能賣到福建廣東。”楊旭不無自豪地説,“大城市的人都愛吃咱原生態的農産品。”
牧民現代化的生産生活讓參訪團成員紛紛豎起大拇指。“先進的放牧技術結合互聯網思維,善用惠農政策、看準市場需求,雖然身處草原深處,牧民的想法卻很創新。”福建海峽衛視新聞部記者胡靜説。
“我讚嘆的是,草原上的牧民有政策幫扶過著穩定可期的生活。而台灣農民剛經歷‘果賤傷農’的窘境,當局卻毫無作為。對比之下,也許我們需要思考借鑒,如何讓農民活得踏實。”台灣資深電視評論員羅友志説。
在恩和俄羅斯民族鄉,參訪團採訪了當地依託民族特色開發“家庭遊”的情況。藍天白雲下,向日葵和格桑花簇擁著俄式木屋——木刻楞,鞦韆架在風裏輕輕晃動。此情此景讓大家紛紛舉起相機、手機拍照留念。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三四十年間,以山東、河北為主的“闖關東”移民與沙俄在遠東地區奉行“邊區俄羅斯化”的移民在額爾古納河畔相遇,繼而聯姻、繁衍、定居,形成如今的俄羅斯族。據介紹,恩和生活著1300多名俄羅斯族人,約佔這個人口較少民族總數的十分之一。
中年漢子劉金財長著深目高鼻的歐洲面孔,卻講一口地道東北話。他經營著一戶能同時接待30人的“家庭遊”。三角琴、搪瓷茶壺、泛黃的老照片……俄式擺設隨處可見。“我們保留比較完整的俄羅斯文化習俗,這成為大夥兒的主要收入來源。”劉金財説,每當春風吹散了冰雪,就開始有遊客到來,草原最美的夏季裏更是絡繹不絕。
據統計,在這座與俄羅斯赤塔州隔河相望的小鄉鎮,約有110多戶“家庭遊”,年均純收入已達到約9萬元。“恩和令我大開眼界,原來邊境可以這樣優美平和,可以文明交融,可以發展觀光讓民眾致富。”第一次造訪內蒙古的台灣“今日新聞”記者陳弘志説,這是自己從來沒有想像過的。
連日來,參訪團還遊覽了莫日格勒河、黑山頭濕地和白樺林景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與合理有序開發給兩岸媒體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台灣中華資深記者協會副秘書長陳苗生隨身背著一部單反相機,每到一處都拍個不停。“我要把這裡的壯美風光轉化成文字和影像呈現給台灣同胞,希望通過我的報道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呼倫貝爾。”他説。
“2018兩岸記者參訪團”活動為期8天,將持續至29日。參加此次活動的記者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評社、台灣導報等近20家兩岸媒體。(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27日電 記者趙博)
相關新聞
- 2018-07-24兩岸記者聯合採訪 感知深圳特區發展歷程
- 2018-08-27首屆兩岸青年公益攝影展開幕 台灣學生用影像記錄廈門集美
- 2018-08-21台灣學子在津體驗“未來媒體人”
- 2018-07-13兩岸媒體人走進浙江製造業企業 探訪轉型升級新機遇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