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陽明心學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10-10 15:26:0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王陽明置縣500年展開系列活動,圖為王陽明雕像落成儀式。張金川 攝
以“知行合一 祖國統一”為主題的首屆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峰會9日在福建平和舉行。來自海峽兩岸近百名專家學者參會,共同探討弘揚傳承陽明文化的時代價值。
“陽明心學凝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構建當代社會價值體系,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具有很高的啟示和借鑒意義。”中共平和縣委書記郭德志在致辭中指出,舉辦首屆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峰會既是傳承、弘揚陽明心學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一項重大舉措。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致辭。 張金川 攝
郭德志表示,陽明心學峰會對於進一步弘揚傳承陽明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陽明文化的轉折性發展,更好地挖掘梳理陽明先生與平和的關係,講好平和故事、發出平和聲音、貢獻平和智慧,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以陽明文化為媒,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和認同。”福建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副主任、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認為,兩岸文化同根同脈,陽明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文化。王陽明的普世意義、聖人光輝在台灣也一樣被傳誦。
台灣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林安梧主題演講。 張金川 攝
“平和與台灣的關係非常密切。”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執行副秘書長蔣曄指出,今天弘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就要深入思考平和與台灣的關係。
蔣曄表示,有關方面正在抓緊籌備第二屆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峰會在台灣舉辦。他還建言,以平和靈通山和台灣阿里山結成山盟海誓計劃,“然後讓這兩座山遙望、對話,因為靈通山誕生了我們阿里山神。”
首屆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峰會現場。 張金川 攝
龍岩學院原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張佑周認為,陽明心學“致良知”,“知行合一”其實就是要求人們心平氣和,和諧共處,家庭和睦團結,鄰裡守望相助,人人報效國家。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西南部,是重點僑鄉和臺胞祖籍地。據史料記載,1518年,王陽明奏請朝廷,取“寇平人和”之義設立了“平和縣”。(中新社福建平和10月9日電 張金川 龔雯)
相關新聞
- 2018-10-08109所內地高等院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
- 2018-09-30瓶中三寶之玉壺春瓶欣賞
- 2018-09-30《康熙南巡圖》僅存稿本在瀋陽故宮展出
- 2018-09-29尼雅 風沙下消失的精絕古國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