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得的成就堪稱奇跡”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1-28 10:20:08 | 來源: 人民網 |
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宋瑪·奔舍那
美國前聯邦眾議員詹姆斯·莫蘭
日中經濟貿易中心特別顧問谷井昭雄
德國風電技術專家羅伯特·嘎什
墨西哥學院亞非研究中心研究員莉莉婭娜·阿爾索夫斯卡
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故事、中國聲音、中國理念越來越多地在世界範圍內交流傳播,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眾多寶貴經驗”
——訪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宋瑪·奔舍那
本報駐泰國記者 孫廣勇 趙益普
“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作為中國的老朋友,我們全家都為中國的進步感到高興。中國和老撾,這是金子般的友誼。”
談起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宋瑪·奔舍那充滿喜悅:“中國如今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中國讓數億人口脫貧,實現了人類發展歷史上的壯舉;中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科技實力也在不斷增強,在諸多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績。”
宋瑪全家都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上世紀60年代,老撾重要領導人貴寧·奔舍那,也就是宋瑪·奔舍那的父親,多次前往中國訪問,與中國領導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貴寧·奔舍那的後人曾在中國求學多年,他們在中國留下了青春的足跡,成為老中傳統友誼的見證者、傳承者和推動者。
“我們兄弟姐妹一共12人,其中8人都曾在中國上學。這份‘中國情緣’是難以割捨的。”宋瑪告訴記者,自1970年全家從中國回到老撾以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中國的發展。“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作為中國的老朋友,我們全家都為中國的進步感到高興。中國和老撾,這是金子般的友誼。”
中國和老撾共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宋瑪舉了這樣一個例子:2015年底,受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等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接連遭受不同程度旱災。2016年3月起,中國克服困難,經上游科學調劑後通過景洪水電站為下游實施應急調水,幫助友鄰抗擊旱災,得到包括老撾在內相關國家的高度讚賞。“老撾願意與中國等國家進一步深化相關合作,共同推動流域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打造更加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宋瑪説。
近年來,中老經貿合作不斷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步伐加快,中老兩國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方式日趨多樣。
中國不僅是老撾的最大投資來源國,還是老撾第二大貿易夥伴國。中國在老撾的投資推動了老撾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準也逐步提高。
宋瑪表示,老撾和中國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老撾經濟社會發展中,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眾多寶貴經驗。老撾確定了到2020年實現脫貧的艱巨目標。”
宋瑪認為,老撾農業自然稟賦較好,但受困于資金和技術,農業領域可以成為老中合作的重點領域。具有豐富精準脫貧經驗的中國不僅可以幫助老撾發揮自然優勢,還可以幫助更多人擺脫貧困。
“改革開放不僅發展了中國,也極大地鼓舞和激勵著老撾等許多發展中國家。”宋瑪説,老撾人民期待抓住兩國關係快速發展的契機,同中國人民一道攜手奮進,為打造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同中國做合作夥伴是唯一現實選項”
——訪美國前聯邦眾議員詹姆斯·莫蘭
本報駐美國記者 鄭 琪
隨著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對中國的認知、加強對華合作符合美國的利益。
美國前聯邦眾議員詹姆斯·莫蘭有20多年的從政經歷。他曾多次訪問中國,感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給中國和美中關係帶來的巨大變化。
莫蘭清楚記得上世紀80年代自己的首次北京之旅。他最大的印像是當時街上人們都騎著自行車,如今這種情況已經改變。截至2018年11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5億輛。“過去40年來,中國比地球上任何國家變化得都快。”莫蘭感慨道:“世界七成以上的減貧成就發生在中國,超過30%的世界經濟增長出現在中國。如此多民眾的生活在極短時間獲得這樣大的改善,中國取得的成就堪稱奇跡。”
“中國經濟發展的廣度讓人印象深刻。以消除貧困為例,人類文明史上沒有出現過像過去幾十年中國這樣的案例。這种經濟轉型支撐了一種具有可持續性的社會轉型。”莫蘭説。
多次訪華經歷讓莫蘭同中國官員和民眾有了近距離交流。“中國人民聰明而勤奮。”在莫蘭看來,中國民眾學習英語的認真勁,正是勤奮品格的一個例證。他説,不久前有一位中國朋友同他聊天。這位朋友表現出的對美國文學、對作家馬克·吐溫的了解,勝過許多美國人。
莫蘭表示,中國經濟的競爭力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實現了質的飛越。“美國民眾起初了解中國商品是因其低廉的價格。現在中國正在技術領域快速進步。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商品不僅價格具有優勢,品質也越來越高。中國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投資上展現出非凡的活力。”
中國40年改革開放也在美中兩國間打造了緊密的經濟聯繫。莫蘭表示:“美中兩國儘管有不少分歧,但我們都需要專注於民眾的切身利益。雙方的經濟相互依賴。如果沒有中國,很難想像美國經濟將是怎樣一幅圖景。”
在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兩國人民也獲得了更多交流機會。美中人文交流在此背景下快速發展。莫蘭認為,這是構築美中兩國關係基礎的力量。“友誼的産生基於對他國人民的了解和尊重,這不僅是避免衝突的最好辦法,也是加深對世界整體理解的途徑。”
“今天,如果不了解中國,就會在自己的競爭力上付出代價——中國經濟實力和全球影響力都在不斷上升。美國需要讓下一代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莫蘭表示,隨著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對中國的認知、加強對華合作符合美國的利益。“我們應該攜手合作。美國需要真正關注中國人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因為這關乎我們自己的利益。對美國來説,同中國做合作夥伴是唯一現實選項。”
“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成功的關鍵”
——訪日中經濟貿易中心特別顧問谷井昭雄
本報駐日本記者 劉軍國
“中國的發展對日本是機遇。我們希望能參與到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中,實現日中兩國互惠合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一直關心中國改革開放。雖然近幾年去中國的次數少了,但是我很多朋友時常去中國,並同我交流訪問感受。他們告訴我,最近幾年中國發展進一步提速。”90歲高齡的日中經濟貿易中心特別顧問谷井昭雄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谷井昭雄在擔任松下公司社長時曾多次訪華,致力於加強日中兩國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1993年,谷井昭雄從松下公司退休之後,在大阪府日中友好協會、日中經濟貿易中心等民間機構任職,繼續致力於加強日本與中國之間的友好交流與合作。
1978年10月,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問日本之際,曾到松下公司大阪府茨木工廠參觀。當時就在松下公司工作的谷井昭雄見證了這個歷史瞬間。他回憶道,儘管當時日中邦交正常化才幾年時間,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堅持認為,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亞洲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日本必須與中國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日中兩國合作,松下幸之助親自動員其他日本企業一起去中國投資。但很多日本企業負責人考慮到對中國情況還不熟悉,沒有立即參與。松下幸之助則堅持立即加入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於是,松下公司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
1979年,谷井昭雄曾經跟隨松下幸之助一起訪華,在北京與中國的科學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在此後近40年時間裏,谷井昭雄訪問中國80多次,親眼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
“中國發展得真快啊!”在採訪中,谷井昭雄數次感嘆道。谷井昭雄認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成功的關鍵”。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保持政治和社會穩定,中國對世界保持開放心態,不斷從世界各地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
谷井昭雄表示,日中兩國人民有著長達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歷史。雙方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促進了各自的發展和進步。“中國的發展對日本是機遇。我們希望能參與到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中,實現日中兩國互惠合作。”谷井昭雄對本報記者説,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值得日本學習借鑒。“期待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我和中國建立了深情厚誼”
——訪德國風電技術專家羅伯特·嘎什
本報駐德國記者 花 放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造福中國人民,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也很重要,成為它們加強相互聯繫的紐帶。”
“一定要注意我剛告訴你的郵編,在柏林同樣門牌號的地址一共有3個,只有和這個郵編對上了才是正確的。”在和柏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柏林工大”)教授羅伯特·嘎什確定採訪時間的時候,記者便能感受到他的嚴謹以及對中國來客的友好。
嘎什是德國著名的風力發電專家。從1976年首次訪華至今,他可以説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飛速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先後10余次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為我國風電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
提起第一次訪問中國的經歷,嘎什記憶猶新。在他的眼裏,那時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農耕歷史、正在向工業化道路邁進的農業大國。“沒想到,從那一天起,我和中國建立了深情厚誼。”
1984年,嘎什同西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建立了固定的聯繫。一年後,柏林工大和西工大正式開始合作。1996年,雙方的合作拓展到了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領域。“當時的實驗設備非常簡陋。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現代化的校園裏可以説是應有盡有,實驗設備也非常先進。”嘎什不僅將柏林工大的風力發電技術課程引入西工大,還帶頭將相關課程內容翻譯成英文,以便中國學生學習。
“第一次來西工大時,每天只有兩班小型客機一早一晚往返于西安和北京。現在高峰階段幾乎每半個小時就有大型客機往來于兩地之間。”嘎什認為,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快速發展,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中國的高鐵産業發展迅猛,世界領先。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比如自動駕駛領域也是這樣。”
80多歲的嘎什教授已退休多年,仍關注著中國風電的發展。“現在,中國的風力發電水準已經很高,金風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風力發電機製造商之一。”嘎什的語氣和神情透著自豪。
對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嘎什充滿信心。他特別提到了“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不僅造福中國人民,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也很重要,成為它們加強相互聯繫的紐帶。”
採訪過程中,嘎什教授一直把《十年樹人百年興業——中德風電人才培養十年的成果與經驗》這本書放在手邊,不停地翻出照片給記者介紹:“你看,這是我剛開始和西工大合作的時候,那時候頭髮還是黑的”“這是我在給中國學生批改作業”“這是我的中國學生,我現在有機會還會一起和他出去喝啤酒”……這些照片都是嘎什對中國的美好回憶,也是他為中國風電事業作出貢獻最直接的證明。鋻於嘎什教授為中國風電事業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2009年他獲得了中國政府友誼獎。嘎什説,作為一名工程師,往往面對的都是冰冷的設備,但是在中國,他和許多中國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份友誼讓他銘記和感動。
“中國為世界和平創造了穩定環境”
——訪墨西哥學院亞非研究中心研究員莉莉婭娜·阿爾索夫斯卡
本報記者 劉旭霞 王驍波
“中國從世界和平與發展出發,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些年,我親眼看到了中國取得的驚人成就。我相信,只要堅持正確大政方針不變,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中國一定能實現自己設定的宏偉目標。”墨西哥學院亞非研究中心研究員莉莉婭娜·阿爾索夫斯卡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發出由衷讚嘆。
出生於南斯拉伕的莉莉婭娜1981年高中畢業後拿到國家獎學金,赴北京語言學院(現名“北京語言大學”)學習中文。儘管當時一句漢語也不會,在面對去英國、美國還是中國的選擇時,18歲的莉莉婭娜作了一個改變她一生的決定——去遙遠的中國。那時,她只知道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美麗國度,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學習三四年後,莉莉婭娜的漢語水準突飛猛進。她對周圍事物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改革開放”一詞深深刻在了她的腦海中。“當時如果有人告訴我中國在多年後能達到現在的發展水準,中國的面貌會有今天這樣的巨變,我絕對不會相信。”莉莉婭娜説,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在這樣一片土地上進行改革開放並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並非易事。“就拿墨西哥人喜歡喝的咖啡來説。當時,在北京只有少數幾個地方可以喝到咖啡。如今,中國的咖啡館比墨西哥多得多,而且咖啡種類非常豐富。”
在莉莉婭娜看來,中國取得的成就首先要歸功於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的改革開放先是在沿海城市試驗,取得成功經驗後逐步向其他地區推廣,並不斷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投入。“中國政府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讓7億多人脫貧,讓世界折服,贏得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高度讚賞。”莉莉婭娜表示。
1986年,莉莉婭娜隨丈夫定居墨西哥,在墨西哥學院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她致力於中華文化研究30餘年,于2014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文化也開始走向世界。“如今的中國需要很多窗口把自己介紹給世界,而文學是一種親切和美妙的方式。”她先後翻譯了不少中國作家的文學作品。“中國政府給了外國譯者很多支持。這有利於中國文學走出去,對我將更多中國文學作品介紹給西班牙語讀者也是莫大的鼓勵。”莉莉婭娜説,自己正盡力讓更多西語國家的讀者從文學作品中感受中國的變化。
墨中兩國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莉莉婭娜認為,這説明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跟墨西哥、拉美乃至全世界攜手走向共同繁榮。
“中國為世界和平創造了穩定環境。中國從世界和平與發展出發,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天,中國對亞洲、對世界都更加重要。”莉莉婭娜説。
相關新聞
- 2019-01-18巴西經濟部長表示願同中國擴大合作
- 2019-01-17做中國文化節目的德國媒體人:用鏡頭講述中國故事
- 2019-01-11外交部:歡迎更多外企分享中國發展機遇
- 2019-01-16圖解:2018,中國開放的大門在哪越開越大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