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件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寫經獲修復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2-12 16:23:50 | 來源: 新華社 |
記者從甘肅省敦煌市檔案館獲悉,12件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寫經完成修復,文獻的數字檔案也已建立。此舉將對文物的保護、研究和利用起到積極作用。
敦煌市檔案館館長張世忠介紹,這批用古藏文抄寫的經文是唐代吐蕃佔領敦煌時期的作品。2010年,這批文獻入選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這批文獻由黃麻紙製作,有梵夾裝、貝葉裝等裝幀形式,多數為雙面寫經,少量為單面寫經。
因年代久遠等原因,這批距今1000多年的文獻出現紙張發黃、紙質變脆、霉變、破損等病害。經項目申報和研究論證,2018年10月,保護專家開始現場修復。
張世忠介紹,此次修復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和“最小干預”原則,通過科學修復減緩病害。保護人員對文獻進行了清洗、脫酸等處理,選用與原件接近的材料修補裂痕,對部分文獻進行托裱加固,還為一個近4米的長卷做了卷軸。
張世忠説,修復工作現已完成,為更好保存珍貴文物,該館對文物本體進行特藏,並正在製作複製件用以展示。“我們還在修復前後採集了這批文獻的高精度數字資源,下一步將對其進行開發展示。”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了6萬餘件文獻。其中古藏文文獻達上萬件,數量僅次於漢文文獻。這些古藏文文獻涉及歷史著作、法律文書等諸多內容,其中佛經約佔九成。(記者張玉潔)
標簽:
相關新聞
- 2019-02-12茶香、舞獅、雜技——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為台灣春節添年味
- 2018-07-11重現敦煌瑰寶 “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開幕
- 2018-09-07八旬文物修復師堅守莫高窟 60余載為文物“除病患”
- 2019-01-28青銅器“虎鎣”明起亮相國博 曾流散海外百餘年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