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版高中課綱“去中國化”更加赤裸

民進黨當局費勁心機推動的新版高中課綱,經過兩年六個月的審查,終在8月1日上路。這意味著下半學年入學的台灣高一新生將使用根據新課綱要求修訂的教材。這版課綱最大的非議就是進一步配合民進黨當局推動“去中國化”。

 

島內反對“去中國化”課綱的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直指,一旦任由新教材根據新課綱編撰,將直接影響約20萬青年學生正確的中華歷史觀,且將讓自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受“漸進台獨”影響的所謂“天然獨”一代延伸至二代。

 

台灣新版高中課綱“去中國化”更加赤裸

 

島內具有“台獨”傾向的教科書編寫組已經根據新版課綱出版新教材,並且在下半學年被不少中學採用,其觀點荒謬至極、危害無窮。

 

總體看,這些荒謬的觀點包括:

 

一是虛構台灣是海洋型民族,源自所謂南島人,強調所謂世代生活在台灣的少數民族和中國大陸沒有關係,妄圖否認台灣民眾都是中國人這一根本事實;

 

二是聲稱中華文化只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種,同其他各類文化平行,而且還稱島內的中華文化已經與大陸不同,1949年後台灣的中華文化已經發生了“台灣化”,極力否認、抹煞兩岸同屬中華文化、都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事實;

 

三是拒不承認二戰戰勝國達成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有關台灣歸還中國的事實,編造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

 

四是為日本殖民招魂,妄稱日本殖民時期是台灣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批評國民黨退踞台灣後的治理“失德失能”,進而為“台獨”勢力執政擦脂抹粉。

 

台灣新版高中課綱“去中國化”更加赤裸

 

“去中國化”課綱大行其道,反映了島內政治的幾個問題:

 

一是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勢力為鞏固並且延續執政,無所不用其極給島內新一代年輕人進行“台獨洗腦”,強勢推動“去中國化”課綱修改,對外界反對聲音有恃無恐,暴露了其“台獨”本性和面目。如果“台獨”政權持續當道,其勢必還會不斷強化類似的“去中國化”課綱。

 

二是形形色色的“台獨”勢力極力配合民進黨當局的操弄,迅速根據新課綱修訂出版新教材,反映了新課綱修訂是蓄謀已久的政治運作,其根本目的就在於不斷“綠化”台灣民意,妄圖擴張“台獨”土壤,危害影響甚遠。

 

三是島內反對“去中國化”、反對課綱修改的力量在艱難的環境中鬥爭。其曾在去年發動反對課綱修訂的“公投”聯署,儘管未能成功,但反應出“去中國化”課綱修訂並不符合台灣真正的民意。台灣需要更多的力量投入、更多的聲音支持,以增強對“去中國化”課綱的牽制和反制。

 

四是喚醒和激發台灣民眾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認同既迫在眉睫,也任重道遠,需要兩岸同胞共同攜手弘揚中華文化,擴大兩岸交流合作,增進相互認同,尤其是增進台灣同胞對中國歷史、中華文化的正確認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