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近13萬件可移動文物獲國家“文物身份證”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8-28 16:20:26 | 來源: 光明日報 |
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副局長曲珍日前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西藏自2012年末啟動全區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以來,截至目前已基本摸清了全區可移動文物數量分佈、保存和使用管理等情況,完成26萬件套可移動文物普查,已有近13萬件套可移動文物獲國家“文物身份證”。
西藏是我國可移動文物重點省區之一,覆蓋全區的可移動文物普查範圍包括年限為1965(含)年以前西藏曆史上各時代珍貴的宗教用品、藝術品、工藝美術品等;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生産、生活的代表性實物等。
西藏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自2012年年底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截至今年8月,西藏已完成全區1305家國有文物收藏單位、260789件套文物的普查統計工作。普查內容包括文物名稱、類別、級別、年代、完殘程度、保存狀態等14項指標,基本摸清了全區可移動文物數量分佈情況。
據介紹,西藏可移動普查工作採用全國統一的普查數據處理軟體,登錄全國可移動文物信息平臺,聯網直報,先後開展了國有可移動文物收藏單位調查、文物鑒定、信息採集登錄、數據品質審核、珍貴文物審核認定等工作。初步實現國有可移動文物資源標準化、動態化管理,建立完善了國有可移動文物調查、認定、登記、管理工作機制。“按照國家統一標準,西藏已向國家可移動文物普查平臺登錄790家單位、12.8萬件套珍貴文物和一般可移動文物。”曲珍説,目前西藏已建成“文物身份證”制度,形成了文物藏品登錄標準化、規範化,為深入開展文物檔案建設和保護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目前,西藏已調查登記的各類文物點共4277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處。下一步,西藏還將建立包括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大昭寺、西藏博物館等在內的1305處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文物資源總目錄和數據資源庫,努力實現從文物大區向文物強區的新跨越。(記者 尕瑪多吉)
相關新聞
- 2019-08-28報告:我國傳媒産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 2019-08-27“好吃”的博物館文創:當文物撞上美食
- 2019-08-26“音樂寶藏”曾侯乙墓:“爆款”的中華文明悅耳之音
- 2019-08-26中國數字出版産業年收入超8000億元
新聞推薦
- 今日,出征!一起為神二十航天員加油2025-04-24
- “台灣胃”→四川味!第六季“掌上蜀show·舌尖上的四川”兩岸新媒體創拍活動在蓉啟動2025-04-24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