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最可貴,要讓台灣年輕人懂得歷史”——訪金門文史作家林馬騰

林馬騰走路有點跛。44年前,兩岸尚在對峙時期,他曾被炮彈傷及。如今,帶著烽火歲月的留痕,他在金門烈嶼鄉這個曾經的戰地從事基層文史工作。年逾古稀的他説,和平最可貴,要讓台灣年輕人懂得歷史。

 

烈嶼鄉又稱“小金門”。在烈嶼鄉文化館,林馬騰向記者介紹這個“垃圾堆裏撿來的文化館”:初期的館藏都來自鄉民,很多是從廢棄的老物件中“搶救”而來。2006年開館後,民眾仍熱心提供舊物、老照片和各種資料,不斷豐富館藏。

 

記者看到,這個文化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陳列包括烈嶼開發簡史資料,鄉民生活勞作所用土鍋、米籮、服飾,以及戰爭年代的廣播、炮彈、水壺等等。

 

“台灣本島來的遊客中,很多以前在金門當過兵,他們在文化館回味往昔。大陸游客則對過去的宣傳單、瓶中信、大廣播等感到好奇。文化館迄今接待遊客超過百萬人次,大家都從中了解著兩岸關係變遷。”長期在館裏擔任志工的林馬騰説。

 

在林馬騰看來,這個不大的文化館存在的最大意義,是讓台灣年輕人了解歷史。“現在民進黨當局把課綱都改了,我很擔心台灣年輕人不了解兩岸真實全面的情況。”他説,“我是歷史親歷者,要趕緊把資料留住。”

 

林馬騰生於1944年,1975年在烈嶼擔任炮兵營少校輔導長時,被一發炮彈擊傷而留下殘疾。後來他轉到烈嶼中學做行政工作,一直到退休。

 

雖然曾炮火相向,但兩岸一開放交流,林馬騰就繞道香港到大陸去。因為對岸有他的親人。

 

林馬騰始終牢記著自己祖先來自河南固始,後來遷移到閩南,又從閩南渡海到金門。“一水之隔,互相往來的親戚很多。”他説。

 

“我對祖國大陸的河山很惦念,青山綠水,像百里畫卷,很合我口味。”林馬騰説,自己跑遍了大陸有名的景點,最喜歡桂林,在陽朔老街悠閒地喝咖啡,享受了很多美好時光。

 

在林馬騰看來,金門是兩岸關係發展的縮影。兩岸長期隔絕的悲苦歲月不堪回首,金門人感受尤甚。而揮別“炮打炮”的對峙,迎來“門對門”的交流,金門近水樓臺,最先參與兩岸交流合作並從中獲益。不少金門人很早就在廈門、漳州等地買房置業。去年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解了金門缺水之憂,為當地經濟民生注入“活水”。“這些巨變讓金門人更加懂得,和平比什麼都可貴。”他説。

 

“了解兩岸這些歷史,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面向未來。”秉持這樣的信念,林馬騰退休後投入很多心力在金門文史工作上。他走訪鄉野,尋找文物,加以建檔保存,還深入探訪耆老,做成“口述歷史”,並結合自身經歷,撰寫了《走過滄桑歲月》《細説烽火話烈嶼》等10多本著作。

 

“我們要多蒐集資料,多舉辦活動,讓台灣年輕人記得我們的根脈和歷史,一代代傳承。”林馬騰説,這項工作無論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