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製視頻防詐騙、運動捐步助環保、消費點評促改善…… “e”鍵傳遞正能量

錄製視頻防詐騙、運動捐步助環保、消費點評促改善…… “e”鍵傳遞正能量

 

數據來源:民政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公益研究院、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騰訊公益、阿裡巴巴公益  製圖:蔡華偉

 

互聯網已經成為年輕人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渠道。網絡安全志願者、互聯網尋親志願者、大眾評審員……年輕人創新網絡互動理念與實踐,分享內容、傳遞愛心,給需要幫助的人“搭把手”,不僅豐富了自己,更釋放出融融暖意,為推動社會進步貢獻了滿滿正能量。

 

有這樣一批年輕人,他們活躍在網上,利用閒暇時間與興趣專長,分享內容,幫助他人,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他們有的在網上自導自演防詐騙小視頻,有的通過網上“種樹”“捐步數”等活動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有的介紹科普知識、撰寫消費體驗……調查顯示,有91.9%的青年在網上擁有至少兩個與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年輕人不斷創新網絡互動的理念與實踐,不僅豐富了自己,也為社會貢獻了青年力量。

 

發佈短視頻 網上防詐騙

 

“工作之外,喜歡上網的我,在做這麼正能量的事情”

 

“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聽不信不轉賬!”鏡頭前,朱艷平面帶微笑,不緊不慢地説完最後一個字。

 

“完美!”丈夫李東傑在鏡頭外,放下手中的臺詞腳本,打趣道,“觀眾保準印象深刻,過目不忘,不再上當!”

 

今年29歲的朱艷平並不是演員,她是湖南長沙瀏陽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民警。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接聽老百姓的報警求助電話,初步研判警情,指揮調度民警現場處理。通過分析大量警情,朱艷平發現,不少人身傷害和財産損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群眾缺乏應有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範知識。

 

怎樣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意識,防患于未然呢?

 

活潑的朱艷平是個資深網民,她知道網上有無數和她差不多的年輕人,他們既是安全防範知識的需求者,同時也可以成為傳播者。

 

何不在網上發佈短視頻,做些安全防範宣傳工作?畢業于音樂表演專業的朱艷平,決定從最擅長的影視短片著手。她將安全知識融入編寫的臺詞中,最終製作出一系列的“警花説防範”短視頻。

 

一開始,觀看的人不多,朱艷平一度擔心這樣宣傳沒有效果。突然有一天,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給她發私信表示感謝:“幸好看了你的視頻,否則我就受騙了。”

 

這給了朱艷平前進的動力,她接連推出了好幾期安全防範小視頻。有時候自己創作劇本,一人分飾多角,用案例加講解的形式,介紹安全防範知識。生動的形式,讓網友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提高安全意識、了解防範要點。隨著視頻的播放量越來越大,她嘗試在短視頻中增加更多老百姓關心的內容。

 

2019年初,中央政法委揭曉的首屆“四個一百”優秀政法新媒體榜單中,朱艷平的“警花説防範”入選短視頻優秀賬號榜單。

 

“工作之外,喜歡上網的我,在做這麼正能量的事情,我很自豪。”朱艷平説。

 

指尖種樹木 運動捐步數

 

“既讓自己更健康,還能親身參與環保事業”

 

位於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螞蟻森林1號林,已經成長為充滿綠色生機的梭梭林。這裡有著129500棵梭梭樹,是第一批“螞蟻森林”公益應用用戶用自己的指尖“種”出的,其中就有一棵來自浙江小夥沈鈞亮。

 

2016年8月,還在上大學的沈鈞亮,體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78斤。為了健康,他開始每天慢走慢跑減肥。一天,他打開手機,發現自己每天的步數可計算為“綠色能量”,用以種植一棵虛擬樹,養成後還會變為一棵真樹被種下。“忽然感覺自己每天運動有了堅持的動力,既讓自己更健康,還能親身參與環保事業。”沈鈞亮頓時來了興趣。

 

自此,原本常宅在宿捨得他,開始每天風雨無阻地走路跑步,大半年瘦了70斤。隨著體重越來越輕,他的第一棵梭梭樹也在阿拉善種了下去。

 

畢業後,工作的繁忙並沒有讓沈鈞亮放棄跑步的習慣。三年多來,他已在阿拉善、鄂爾多斯、庫布其、科爾沁右翼中旗等地種下了14棵樹,有梭梭、檸條、沙棘、沙柳、花棒、樟子松、胡楊等樹種,並在7處地區有了11平方米的保護地。而他的體重也降至160斤,整整瘦了118斤。

 

除了螞蟻森林,沈鈞亮還會通過微信運動捐步、QQ公益捐步等項目,將自己每天行走的上萬步數捐贈出去,參與網絡平臺上的各類公益項目。“我們杭州2022年將舉辦亞運會,去年我參與了‘賦能亞運’APP的活動,每天用一定步數兌換能量,捐贈的能量可以通過愛心企業的配資,用於亞運會的各項籌備,也可以助力鄉村足球等公益體育事業。參與感越來越強,成就感也越來越大。”沈鈞亮笑道。

 

“我希望未來能夠到自己種過樹木的地方去看一看,也希望更多人參與其中。我們每一次邁開腳步、每一次輕點螢幕,都會讓世界增添更多綠色。”沈鈞亮説。

 

小小點評員 大大成就感

 

“不僅能幫助其他消費者,還能促進店家改進服務”

 

“你好,能麻煩你把照片刪了嗎?”收到這條消息,楊冰清有些意外。原來,楊冰清去重慶黔江區一家小吃店吃飯,感覺味道鮮美,便在消費點評軟體上給出好評並配圖,沒想到飯店卻希望她刪圖。之前,她只遇到過請求給好評並配圖的飯店。這家小吃店解釋,是擔心其他飯店按照圖片模倣菜品,楊冰清也欣然接受了建議。

 

楊冰清今年30歲,在渝中區一家外企工作。她是個熱心腸,閒暇之餘喜歡在網上積極參與消費點評,這樣花時間花精力又沒有一分錢回報的事情卻讓她樂在其中:“能為大家提供參考信息,讓更多人享受美好事物,就是有意義的事情。”

 

真實的消費評價,往小了説,是為其他消費者展示“買家秀”,往大了説,對維護互聯網商業體系的良性發展也不可或缺。楊冰清的小小點評,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在楊冰清的“點評史”裏,有一次經歷讓她頗為自豪。南岸區有一家茶館,深藏于鬧市,小而精緻,卻因顧客稀少而難以為繼。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冰清在店裏消費,發現茶水很有特色,就主動為茶館寫了一段好評。沒想到,這家茶館逐漸火爆起來。“一段評語能有這麼大的影響,我很有成就感。”楊冰清説。

 

楊冰清的評論裏可不只有好評,有些店舖名聲在外,楊冰清慕名而去後,如果發現落差太大,她也會不留情面地給差評並寫下中肯建議。

 

“只要不是太差,去寫點評幹啥?”有些朋友對楊冰清堅持點評的行為不理解。不過,楊冰清有自己的看法:“寫評論是我網上生活的一部分,不僅能幫助其他消費者,還能促進店家改進服務,既記錄了自己的時光,也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