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陸生 民進黨當局自斷財路

歧視陸生 民進黨當局自斷財路

 

大陸學生。(圖片來源:臺媒)

 

台灣高校已開學兩個月了,但有一些學生被台灣民進黨當局剝奪了上學的權益,至今無法回到台灣繼續學業。這些人就是在台灣高校有學籍的7000多名香港、澳門學生以及約8300名大陸學生。

 

香港“大公網”日前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説,當初民進黨當局以疫情為由,禁止大陸以及港澳居民入境,導致大陸、香港、澳門的學生不能赴臺。其實,自3月底開始,大陸的疫情已經開始趨緩,而香港也只有1040人確診,澳門更少,只有45例,但臺當局目前仍無意解除來自這些地區的學生的入境禁令,實在是毫無道理。民進黨當局時常把“人權”、“民主”挂在嘴邊,卻罔顧外地學生的上學權益,根本就是説一套、做一套。

 

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説,將考慮允許外籍學生回臺就讀,但對於大陸、香港、澳門的學生何時才能回臺則沒有時間表。這分明就是歧視。

 

其實,早在2011年前兩岸開放陸生赴臺讀書時,民進黨就極力抹黑和唱衰,還主張訂立“三限六不”,禁止陸生領取獎學金以及不能留臺工作,後來又強烈反對把陸生納入健保,導致陸生看病難、看病貴。民進黨在野時已不歡迎陸生,如今上臺執政,又怎會有好臉色給陸生呢?説到底,民進黨當局死抱“台獨”黨綱,“逢中必反”,不樂見兩岸交流密切,不樂見兩岸同胞拉近距離,所以趁疫情切斷兩岸教育交流。

 

對於臺當局意識形態挂帥,遲遲不撤銷外地學生的入境禁令,島內高校校長心急如焚,因為陸生對缺乏生源的台灣高校來説就是“金餑餑”。當年兩岸開放陸生赴臺,除了加強兩岸教育交流合作,也是為了給台灣高校增加收入。

 

台灣出生率低,少子化使島內學校面臨招生難題。據説,2015年赴臺陸生的人數達到高峰、約4萬多人。這些陸生一年可為台灣帶來新台幣40多億元的收益。陸生是台灣外地生最大的生源,如果人數減少,必影響學校收入。因此,早在疫情初期,台灣不少高校早就準備了地方讓外地生隔離14天,不料,民進黨當局一紙禁令,切斷了台灣高校的財路。

 

民進黨當局對陸生等外地學生充滿了歧視,如此難道還適合繼續學業和生活嗎?大陸方面為了保障大陸學生的權益,上月宣佈停止今年大陸畢業生赴臺就讀。台灣方面挑起“反中”氛圍,台灣不再是陸生深造的理想地方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