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融合大勢所趨 民進黨想阻擋白費心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7-30 17:41:40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民進黨的新南向政策不得人心。(圖片來源:港媒)
今年全球受新冠疫情衝擊,經濟往來和數字大幅衰退,但兩岸間的經濟往來卻有升溫的趨勢。
我們來看一組數字: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近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臺商臺企在大陸的投資不減反增。今年1月至6月台灣方面核準對大陸投資金額31.7億美元,同比增加52.49%。其中,6月份赴大陸投資金額4.97億美元,同比大增186%。
香港大公網對此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當局這幾年極力阻撓兩岸經濟合作,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費心機。由此再次證明,台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市場。這並不以意識形態、人為因素而改變。“台獨”勢力無法阻撓兩岸經貿往來,所謂“經濟脫中”根本就是白日做夢。
《人民日報海外版》也對此發表評論指出,歸根到底,兩岸經濟升溫、臺商紛紛“登陸”的背後,首要的原因是中國大陸自身強大的實力,對投資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其次,大陸有關部門積極出臺、落實惠臺政策,為臺商臺企解決實際困難,助力發展,也讓臺商臺企對大陸發展充滿信心,從而“用腳投票”。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生産據點,是全球吸引外來投資數一數二的地方,也是全球率先從疫情衝擊中恢復的地方。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的GDP同比增長3.2%,扭轉一季度的下降勢頭,好于市場預期。此外,大陸還出臺新政策,臺商未來還可參與5G、新基建等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産業。這都讓臺商們堅定了在大陸投資興業的信心。
近年來,大陸連續出臺“31條”“26條”及“11條”等惠及臺胞的舉措,各地進一步完善細則,為臺胞臺企落實同等待遇,解難題、辦實事,這無疑都增加了對台資臺商的吸引力。
事實證明,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大勢早已不可逆轉。但諷刺的是,民進黨當局至今仍質疑大陸的防疫抗疫成效,同時千方百計阻撓兩岸經濟往來。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為了減少兩岸經貿來往,拋出“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把企業的發展重心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然而卻在執行中遭遇到了慘敗。
歐美疫情至今仍未有效控制,經濟復蘇緩慢,大幅減少對台灣的訂單。但民進黨當局卻不顧民生,仍舊在一昧“抗中、拒中、反中”,無視兩岸好不容易建立的經貿往來關係,採取各種措施阻撓兩岸經濟和人員往來,背後政治操弄意圖,相當明顯。但其實,如果離開了中國大陸,處理不好兩岸關係,台灣不可能有真正穩定的發展,人民也不可能真正的安居樂業。事實證明,民進黨當局想繞開大陸,搞兩岸“脫鉤”,實在是自不量力。(文/石葦)
相關新聞
- 2020-07-30尷尬了!3月就説大陸竊取的“快篩”,台灣現在還沒搞出來
- 2020-07-30談起民進黨當局防疫,臺媒想到了“國王的新衣”
- 2020-07-29想借疫情搞抹黑大陸老本行?民進黨當局還是省省吧!
- 2020-07-28又鼓噪華航改名?不如“陳時中”也改叫“陳時臺”好了!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