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勒門巴民族鄉,真實的邊境生活是這樣子的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8-28 10:21:28 | 來源: 央視網 |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西藏是屬於雪域高原和高山草甸的,但有著“山南十里畫廊”之稱的勒布溝卻截然不同,這裡原始森林鬱鬱蔥蔥,隨處可見嬉戲的猴群和飛鳥。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向南穿過波拉山埡口,一直下山,奇幻之旅就開始了。烏雲密布,一步一風景,在短短30公里的距離內拐過上百個彎道,海拔下降1600多米。勒門巴民族鄉就掩映在這濕潤的大峽谷中。
勒門巴民族鄉位於錯那縣西南部,南與印度接壤,西與不丹毗鄰,是全國主要邊境鄉鎮之一,也是少數民族門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2017年,勒村新型特色城鎮的建成使得勒門巴民族鄉成為繼魯朗小鎮後西藏第二個特色小城鎮。勒門巴民族鄉屬於半農半牧鄉,這裡平均海拔2350米,因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獨特,可以種植出上等的高原茶。因此,旅遊業和茶葉成為拉動全鄉經濟發展的“兩駕馬車”。
古如在家門口接受記者採訪
當地農牧民群眾古如依靠當地發展旅遊的政策,在家裏開起了商店和農家樂,一年收入七八萬元。
古如家裏有六口人,在經營農家樂之前一家人靠在山上種茶為生,同時也在村裏經營著一家小賣部。2018年,勒村新型特色城鎮試點建設項目竣工並投入使用,每戶自籌25萬元,24戶民房建設完成。同年,古如開起了農家樂,並在村裏率先配備了一應俱全的支付方式。
結束一天的忙碌,古如的女兒一家在家門口跳繩,其樂融融
勒門巴民族鄉還蘊藏著門巴戲——阿吉拉姆、薩瑪酒歌、門巴服飾和門巴木碗等豐富的民族文化,有客人到來時,古如的女兒便會組織村裏的婦女穿上傳統的門巴服飾,圍著篝火跳舞,歡迎遠道而來的遊客。
今年64歲的地母曾是村裏生活最困難的人。由於家裏只有她一人,患有腿疾的她不得不蹣跚著上山放羊。
2013年,勒門巴民族鄉成立了茶葉合作社,地母通過茶田出租、到茶葉合作社務工以及相關補貼,一年能掙四萬多元。看著村裏家家戶戶開起了農家樂,地母雖然腿腳不方便,但也慢慢將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等待著接待遊客。
勒門巴民族鄉農家樂的遊客們
如今,依託獨特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勒門巴民族鄉,徜徉在這“天然氧吧”中,勒門巴民族鄉的農牧民群眾也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富裕路”,過上了“新生活”,實現了“山這邊比山那邊建設得好”和“邊境群眾過上好日子”的美好願景。
相關新聞
- 2020-08-27巴松措景區:旅遊促就業,暢想新生活
- 2020-08-20雪域高原上,這個縣蔬菜瓜果香飄千萬家!
- 2020-07-31精美的阿裏普蘭服飾
- 2020-07-29一碗加加面“加”出脫貧致富新生活
新聞推薦
- 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就是美國“對臺折騰律”!2025-02-18
- “沒有文化,何談産業” 臺媒痛呼:台灣的哪吒在哪?2025-02-18
- 大地上的追夢人——記開春後的在閩臺胞2025-02-18
- 國家電影局發佈!《哪吒2》22日起在港澳地區上映2025-02-18
- 閩臺親上親 融合向未來——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邁出更大步伐2025-02-18
- 遊戲、網文、影視劇……中國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