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創博士”林昆范在大陸:我看“變”與“辨”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9-24 10:32:05 | 來源: 海峽之聲網 |
日本大學藝術學博士、台灣中原大學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創建者、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文旅設計研究院院長——這些身份,濃縮了台灣“文創博士”林昆范在産學研領域的跨界與整合。
林昆范參加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辨”論壇 莊楊筱/攝
2018年8月,林昆范放下了在台灣穩定的教職工作,選擇登陸創業,又在2019年12月選擇在福建漳州接下教鞭。他説,他想整合漳州本地年輕師生的設計能量,為他們爭取更廣闊的舞臺,更希望搭建兩岸的産學研合作平臺,讓台灣的年輕學子、設計力量找到更多實現價值的可能。
“十年磨一變”:推力、拉力、驅動力
林昆范曾經擔任台灣中原大學文化創意研究所所長和台灣中原大學文化創意研究中心主任,20年的教齡讓林昆范在産學研一體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林昆范接受海峽之聲記者專訪 周愛華/攝
台灣面臨少子化問題以及産業發展趨於緩和的現實,對於林昆范而言,發展局限早已出現端倪。而在與大陸學界、業界往來超過十年之久的歷程中,他收穫了不少深厚友誼,朋友及成熟團隊伸出的橄欖枝,讓他思考“變”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推力與拉力之間,真正讓林昆范下定決心的驅動力,還是大陸在産學合作領域的前瞻性和潛能力,“大陸強調‘雙師’,也就是學校教師同時也是業師,這樣就以制度化方式保障了産學合作發展的可能性。”
林昆范敏銳地捕捉到,在他所深耕的設計領域,大陸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更大的平臺,“大陸近年來大力推動鄉村振興以及文旅、農旅的發展,這讓我們在非一線城市的小城市,也能品嘗到創業耕耘的成果。”
都説“十年磨一劍”,那麼林昆范就是“十年磨一變”。“中生代思考轉換環境、轉換跑道確實是需要很大勇氣。”而入選福建省引進台灣高層次人才,讓林昆范的登陸發展不止有衝勁,也多了安心,“不管是這個頭銜的肯定,還是實際的補助,都對我在這裡落地工作,産生了安定性的影響。”
“路不轉人轉”:變與不變
從一名台灣高校的文創教授,到登陸漳州的創業者;從任職企業,助力漳浦的小漁村打造特色文創鄉村品牌,再到回歸教職,協助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建構産學研平臺,林昆范經歷著身份的轉變,事業重心的調轉。他堅信: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要轉。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我們的轉化受市場的引導。”林昆范深感,作為專注于文創領域的教師,不能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還必須與學生、與産業並肩作戰,“正所謂産教融合、學用合一,好的教育系統培養好的學生,供給好的産業,研發好的産品,為我們創造好的生活,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大陸市場的發展變化,也為林昆范提供了更多思考未來發展面向的可能性。他目前所任職的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由臺企天福集團創立。登陸發展28年,天福慢慢地從一家茶企,將事業拓展至食品業、教育業,以及康養、服務等産業,“我相信企業發展也是隨著社會的轉變,必須面對各種挑戰。”
林昆范和團隊為天福設計的“茶爺爺”IP形象(林昆范供圖)
“天福茶爺爺”的手繪設計稿(林昆范供圖)
變化的是市場,不變的是對人才的開放態度。林昆范説,登陸發展這些年,親身感受到大陸對於人才的包容,“大陸對於人才引進的前瞻性非常好。”從“31條”到“26條”,包括各省市出臺的實施細則,都為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讓他們能夠享受到同等待遇,“我期待著這樣的趨勢不會改變,更期待看到更多優秀人才相聚大陸,為共同的理想打拼。”
“跨出的不止腳步”:思辨與分辨
林昆范相信親身感受的真實,也相信行動的力量。他希望,在台灣的年輕人能有更加敏銳的思辨能力,“與其只聽各種説法,不如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透過真實的人事物,讓感受具體、確切、深刻。”林昆范説,為人師表,他在大陸的紮根發展,也為台灣的年輕學子提供了“身教”,“我會先做給學生看,這也是後來很多台灣年輕團隊信任我的原因。”
雖然並非為了辯個誰輸誰贏,但林昆范希望通過這樣的“身教”讓真相越“辨”越明,“突破局限,跨出來的,不止腳步,還有眼界、思維。”如今,林昆范在漳州的工作團隊中,就有3位台灣年輕人,他們都是跟隨著老師來到大陸,尋找更寬廣的視野,更開闊的世界。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榮獲2018年德國iF設計大獎(林昆范供圖)
《佳慶東美糕閩南國寶系列》助推非遺糕點的文旅化應用(林昆范供圖)
林昆范(左二)帶領台灣年輕設計師摘得2020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三等獎(林昆范供圖)
今年,林昆范帶領著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的團隊拿下了兩個有關鄉村振興、非遺主題的設計獎項。林昆范説,雖然因為疫情,不少台灣的團隊夥伴沒辦法來到大陸與他們並肩作戰,但透過網絡,他們與大陸團隊實現了合作無間,“網絡合作機制已經很成熟了,未來這樣一個小趨勢應該會越來越明確。”
“在疫情期間,我們能夠紮下馬步,好好重新整合。”先蓄力、再發力,林昆范相信且期待,一切都將水到渠成、轉危為機。(海峽之聲記者 莊楊筱)
相關新聞
- 2020-09-24兩岸民眾共同見證 廈門新增兩個非遺傳習中心
- 2020-09-24從“心”出發 ——第五屆海峽兩岸村裡長交流會側記
- 2020-09-24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海峽論壇凝聚兩岸民間力量
- 2020-09-22臺青踴躍參與海峽論壇 兩岸交流信心不減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