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紅團、搭桔塔 福建莆田民俗活動線上線下鬧元宵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1-02-24 16:55:23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央視網消息:鬧元宵是福建莆田的傳統民俗,每年從農曆正月初六開始,尤其是在元宵節前後,全市村村都會舉行形式多樣的元宵活動。今年,在疫情防控形勢下,莆田市創新形式推出元宵線下體驗活動,成為市民熱門“打卡點”,激活鄉村遊。
農曆正月十一是莆田市涵東街道霞徐社區鬧元宵的日子,每年這個時候,社區都會現場製作一個直徑將近1米的“超大紅團”。紅團是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分內餡和外皮,外皮正面一般會刻雙喜和雕龍。一大早,莆田市非遺傳承人黃天賜和他的兒子黃一鳴就忙活起來。
當地製作大紅團的元宵民俗已經有300年的歷史。由於對手藝要求很高,村裏面能製作大紅團的人不多,如今,黃一鳴跟著父親黃天賜學做紅團已近10年。獨特的民俗活動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紅通通的紅團,笑盈盈的臉龐,洋溢著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除了製作大紅團,位於黃石鎮江東村的紅桔塔也在熱熱鬧鬧地搭建當中,不少遊客正在體驗這獨特的民俗活動。
紅桔塔源於唐朝,共有15座,每座共有6層,寓意祈福迎新,主要表達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此外,莆田還有很多形式的鬧元宵活動,挑擔盤、圈燈、踩炭火、衝海、打鐵花等民俗也在各個村莊上演。由於疫情原因,今年莆田市將這些豐富多彩的元宵活動創新性地搬上網絡,開展“疫情防控宅在家,掃碼線上看元宵”活動,讓就地過年的留莆人員在春節元宵期間“有吃頭、有看頭、有玩頭”,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0-11-03聽非遺講故事 梳起“帆船頭”傳承媽祖文化
- 2020-12-23福建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 2020-12-25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打好四張牌 打造新名片
- 2021-01-13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存在的證據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