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骨灰變“寶石”,還能做成配飾,上海已有15萬家庭做了這樣的選擇

海峽飛虹轉自上海新聞廣播公眾號:

 

生命晶石

 

也就是骨灰晶石

 

通過壓力高溫昇華等技術

 

以骨灰為材質製作的晶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2016年

 

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為減少骨灰安葬空間和多樣化安放

 

開闢了新的廣闊空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不同逝者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

 

會呈現出獨特的色澤樣貌

 

記者了解到這是和

 

逝者生前的飲食習慣

 

和製作時的具體工藝流程相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每份骨灰産生的晶石數量不同

 

一般可形成一兩百顆生命晶石

 

製作價格在1萬5千元左右

 

有家屬將其存放在精緻器皿中

 

或用少量顆粒製成工藝擺件

 

居家安放  追思祭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也有人定制單顆生命晶石

 

製作成精美的首飾、配件

 

隨身攜帶,時時紀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傳統骨灰讓人難以親近

 

但逝者的生命晶石出爐後

 

很多家屬都會第一時間撫摸

 

露出欣慰的表情

 

感覺親人還在自己身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上海安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捷:我們把在珠寶首飾上較為成熟的技術和設計引入殯葬領域,把這些産品根據個人需要設計成顏色靚麗、款式潮流的樣子,可以有數百種選擇。

 

生命晶石服務起初少人問津

 

甚至受傳統觀念影響不被人理解

 

但如今隨著大力推進殯葬改革

 

宣傳節地生態的殯葬理念

 

目前上海已有15萬戶家庭

 

選擇了生命晶石服務

 

最新版《公墓管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徵求意見稿)明確定義:墓地為埋葬遺體、遺骸、骨灰和生命晶石的場所。2018年,上海首座存放生命晶石的“藏晶苑”在位於浦東的上海匯龍園落成,該“藏晶苑”佔地60平米,共設4000個雙穴格位,可安置8000多份生命晶石,平均佔地僅0.075平方米,比傳統節地葬更節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8

 

昨天,2.0版“藏晶苑”在位於青浦的上海福壽園落成,更節地、也更高科技。42平方米的地下室內葬,可安放8400份生命晶石,平均佔地不到0.005平方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1

 

地下紀念區域和地上綠地廣場還將陸續配置互動電子屏,通過專屬手機APP聯動,家屬可以在實地祭掃時將逝者照片、音視頻上傳至APP,在電子屏同步播放。身在遠方無法前來的,也可以通過APP的預約和遠程功能,實現跨時空的視頻祭掃。

 

上海安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捷:殯葬改革兩增兩減的方向,在生命晶石上得到了集中呈現。減就是環保和節地,增就是增加紀念含義、增加高科技成分。現在高科技的墓碑,視頻、音頻、圖像、音樂全部可以載入進來,等和個人紀念館結合以後,大家記住的就不只是一個名字或一句墓誌銘,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形象立體很豐富的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2

 

生命晶石的推廣,離不開已經逝去的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喬寬元。作為中國殯葬行業專家委員會首批專家,他早在2015年就調研撰文,分析生命晶石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對策。正是有了他的理論支撐和具體指導,生命晶石的紀念和節地生態功能顯現出良好的社會效益,並得以快速形成完整的服務鏈,從上海走向全國。

 

在福壽園“藏晶苑”的地面廣場,喬寬元教授的女兒們認捐了一把休閒長椅,作為市民祭掃之餘歇腳的公共設施,這把長椅也被墓園作為紀念喬寬元教授開創之功的紀念椅,掃描椅身上的二維碼,可以了解到喬教授的生平、著作和影像資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3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4

 

福壽園“藏晶苑”落成的同時,還啟動了“晶彩凝愛”公益計劃,將為給城市建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特殊群體提供免費的晶石製作、存放及雲紀念服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