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致命弱點”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5-19 10:33:27 | 來源: 新華社 |
一個由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日前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説,新冠病毒嚴重依賴一種名為“移碼”的特殊機制調節病毒蛋白水準。他們成功揭示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和核糖體在“移碼”過程中的相互作用,並證明利用化合物抑制“移碼”可以大幅減少病毒複製。
病毒需要利用被感染細胞內的核糖體進行自我複製,然後感染更多健康細胞並轉移到其他個體。在這個過程中,被感染細胞的核糖體根據病毒基因組發出的指令生成新的病毒蛋白。核糖體的功能是將核糖核酸(RNA)攜帶的“遺傳密碼”翻譯成蛋白質。RNA是由大量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長鏈分子,核糖體以嚴格步驟沿著RNA分子鏈移動,每次讀取RNA上的3個相鄰核苷酸,這3個核苷酸攜帶的遺傳信息定義了蛋白質中相應氨基酸片段。
核糖體向前或向後滑動一兩個核苷酸的情況被稱為“移碼”,這種機制幾乎從不在健康細胞中發生,因為這種對“遺傳密碼”的不正確解讀將導致細胞蛋白功能失調。但諸如冠狀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卻依賴“移碼”調節病毒蛋白水準,新冠病毒就嚴重依賴由病毒RNA中一個複雜折疊引起的“移碼”來合成蛋白。
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伯爾尼大學、洛桑大學、愛爾蘭科克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報告説,他們通過複雜的生化實驗設法在新冠病毒RNA基因組發生“移碼”部位捕獲了正在讀取遺傳信息的核糖體,並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進行了觀察。
研究人員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對“移碼”過程進行了分子描述,並揭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新特徵。“移碼”事件為觀察通常處於動態的核糖體提供了契機,研究人員獲得了幾乎是迄今最為清晰、準確的哺乳動物核糖體圖像。
參與這項研究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內納德·巴恩表示:“這裡介紹的關於新冠病毒的結果也將有助於理解其他RNA病毒的‘移碼’機制。”
過往研究已表明,一些化合物能夠抑制冠狀病毒的“移碼”,這項最新研究進一步揭示了相關化合物對被感染細胞中新冠病毒水準的影響。實驗發現,有兩種化合物能將新冠病毒複製減少3到4個數量級,並對細胞沒有毒性。這兩種化合物中有一種是通過抑制“移碼”減少病毒複製,另一種可能通過不同機制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目前這些化合物的效力還不足以作為治療藥物,但這項研究表明,抑制核糖體“移碼”對減少病毒複製有深遠影響,這為開發更好的抗病毒藥物鋪平了道路。由於所有冠狀病毒都依賴“移碼”機制,抑制這一機制的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更多冠狀病毒引起的感染。新華社日內瓦5月17日電(記者劉曲)
相關新聞
- 2021-01-19當人類與疫情短兵相接,醫學科普專家提醒:掌握常識,保持警覺
- 2021-01-12保護力79.34%意味著啥?滅活疫苗如何免疫?新冠疫苗全解答來了→
- 2021-05-13接種疫苗易致病毒變異?又一波新冠疫苗接種謠言來了
- 2021-02-08科普:新冠病毒如何“變身”逃避免疫系統“攻擊”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