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強 矢志攻關

遠到“天問一號”登陸3億公里外紅色火星,深至“奮鬥者”號成功到達1萬米的海底,快似“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芯算”,炫如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回眸歷史、關注現實,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在卓越不凡的科技創新曆程中,中國人民凝聚了志氣,鑄就了精神,獲得了最為寶貴的經驗。實踐證明,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和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統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我們完全有基礎、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機遇,乘勢而上,大展宏圖。以優秀科學家為代表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心繫祖國和人民,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彰顯了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更加激發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中國科技奮勇爭先和跨越發展,靠的是自立自強、矢志攻關。從“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到“雪龍2”號首航南極、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通過驗收,我國基礎研究整體實力顯著加強,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噴薄而出,為科技創新事業提供了重要支撐;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到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三代核電技術取得新突破,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新跨越,積極搶佔科技制高點,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一窮二白起家的新中國科技事業,通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正向著更高的科學高峰不斷攀登。

 

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塑造高品質生活,需要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在科技創新引領下,前沿技術進入應用,高端産業取得新突破,涌現出C919大飛機準備運營、港珠澳大橋開通營運和5G移動通信技術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等標誌性成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先進科技成果在控制傳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藥物研發、復工復産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撐;從民生科技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再到助力鄉村振興,科技創新成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越來越深。我國自主創新事業大有可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必將有更大作為。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我們一定能夠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進程中,不斷書寫新的篇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