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發展中國家譴責針對非洲裔、亞洲裔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

7月12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7次會議關於保護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人權的對話會上,發展中國家紛紛譴責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打擊針對非洲裔、亞洲裔的歧視和暴力。

 

聯合國人權高專巴切萊特表示,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加劇了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面臨的不平等,使其逐漸在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中被邊緣化。美國喬治·弗洛伊德和布倫娜·泰勒、英國凱文·克拉克以及法國阿達馬·特拉奧雷等案件表明,有關國家執法體系中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一些國家政府對反種族主義和平抗議活動過度使用武力,非洲人後裔和反種族主義人士的聲音遭到壓制。從奴隸制、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和殖民制度中獲益的國家拒不承認其歷史責任,是種族主義和種族暴力猖獗的重要原因。有關國家應採取實質性措施,改變歧視性機制,對種族主義罪行追究責任,向受害者提供賠償,以早日實現種族平等和正義。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陳旭大使代表跨地區的50余國做共同發言,表示今年是《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通過20週年,國際社會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排外主義和相關不容忍行為依然任重而道遠。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長期受到系統性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危害。多邊人權機構應採取行動,標本兼治解決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結構性種族歧視,清除奴隸制、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殖民主義和販賣勞工的歷史遺毒。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些政治和公眾人物發表種族主義言論,煽動暴力、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伊斯蘭恐懼症,導致針對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特別是婦女、兒童的歧視和仇恨犯罪急劇增多。國際社會應加大努力打擊針對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敦促政治和公眾人物停止發表種族主義言論,充分保障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權利。多邊人權機構應密切關注上述問題,並考慮採取適當行動。

 

中國代表在國家發言中指出,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歐盟國家等仍面臨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在執法和司法部門遭受嚴重歧視和暴力,正義無法得到伸張。近年來,這些國家針對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的歧視和仇恨犯罪急劇增多,有關政客和媒體的煽動言論難辭其咎。國際社會對系統性種族主義不應再無所作為,不應讓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繼續受到歧視和暴力的傷害。

 

非洲國家集團、伊斯蘭合作組織、阿拉伯國家集團、海灣合作委員會、南非、沙特阿拉伯、古巴、印度尼西亞、越南、白俄羅斯等紛紛譴責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敦促有關國家全面有效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消除奴隸制、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殖民主義等歷史遺留問題影響,結束警察暴力,禁止散佈煽動種族歧視的言論,切實保護包括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土著人在內所有人的人權。

 

新華社日內瓦電

標簽: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