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信兩岸 鴻雁寄濃情

7月,來自漳州的兩岸同名同宗村南靖縣山城鎮雁塔村的76歲村民徐盛土,向福建省檔案館正式捐贈其祖父百年前與台灣親人書信往來的“手抄本”,以期這份“兩岸同宗同祖同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得到更好的保存。

 

這是今年福建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的“遷臺記憶文獻資料”徵集活動的縮影。僅漳州市,據福建省漳州市臺聯透露,截至目前蒐集到文書、照片、證書、族譜名冊、書畫等“遷臺文獻”檔案文獻2861件,其中兩岸信件139件。

 

“目前民間很多兩岸家書存在狀況堪憂。”福建省漳州市臺聯會長方麗雲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保護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據不完全調查,漳州市民間現存兩岸家書總量約在1萬封左右,放眼福建省,數字則更為龐大。

 

徵集啟動後,方麗雲給相熟的臺胞、臺屬,打去一個又一個電話,尋找失落的兩岸家書。她從電話那頭聽到最多的是:“早些來就好了”“家裏好多都爛了”……

 

電子通信發達的時代,年輕人不易理解蘊藏于書信中的感動,及其所給予的精神力量。在方麗雲看來,兩岸家書無論實物還是“手抄本”,都彌足珍貴。

 

“手抄本”在2012年就經由媒體報道得到兩岸同胞的熱烈關注,並意外引出一段尋根之旅。那年,正在苦尋大陸親人的台灣彰化縣人徐肇宏,根據新聞報道來到雁塔村,追尋到大陸的親人,延續兩岸血脈情緣。

 

隨著徵集活動的展開,兩岸信函等涉臺文獻資料,走出歷史縫隙,重回大眾視野,其中的骨肉親情、真摯鄉情打動今人。

 

東山縣徵集到一封從澎湖寄出,經兩岸接力43年,終被東山親屬收到的兩岸家書。

 

“好久沒見台灣公公,非常想念您。”南靖縣得到一封名叫清清的小朋友寫給台灣遊姓老人的信函,感激老人對其家庭的關心與資助,稚嫩的筆跡滿是思念與謝意。

 

書信的背後是老人為緩鄉愁,從20世紀90年代就訪遍八閩尋根,而後在祖地霞峰村發展當地文化事業,熱心公益的故事。南靖檔案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信函的珍貴之處在於,“讓我們看到了家、看到了根”,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

 

十余封泛黃的家書、一雙等了38年的鞋、宴席上備有的在臺親人的碗筷……東山縣銅砵村“寡婦村”展覽館內兩岸同胞來往的書信及實物,記錄下特殊時期分隔兩地親人間的“心的呼喚,情的訴説”。

 

據載,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軍隊撤出大陸時擄走大量壯丁。遭此浩劫的銅砵村從安靜的小漁村成了人們口中的“寡婦村”。隨後的幾十年中,兩岸對峙隔絕,至親不得相見,淺淺海峽成為咫尺天涯。書信在那個時代成為相認至親之間情感聯繫的重要載體。

 

在“寡婦村”展覽館負責人黃海泳看來,這些書信既承載著台灣與大陸分離的不幸,又維繫著兩岸生死相連的親情。

 

銅砵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毅猛常走訪村中臺胞及臺屬。他説,幸而仍有許多人在那場浩劫中存活,有些落葉歸根,有些則往返兩岸,出錢出力幫助家鄉的發展建設。

 

銅砵村村民謝姐已不惑之年。她爺爺在那場浩劫中去了台灣,後隨探親潮回村,十餘年前過世。楊毅猛説,她談起那段往事時只感慨:“願不再有戰亂,兩岸早日和平統一。”

 

“東海相望同沘日,西窗共剪在何時。”“可憐兩地遙相望,恭愛徒從筆下生。”記者看到,雁塔村徐氏的“手抄本”用規範的小楷抄錄了當年書信的內容,筆跡歷經百年風霜仍清晰。除了寫盡骨肉親情的思念,還記錄下許多滿懷鄉愁的七律詩句。

 

徐盛土之子徐志雄説,高祖父20歲隻身渡海赴臺,62歲逝于台灣彰化,數十載無法如願落葉歸根的思鄉之苦,都寄情于書信中。“這些文字保留至今,已一百多年之久。”(中新網漳州8月24日電 彭莉芳 張金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