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走遍大陸“大江南北”——漫談台北市路名

展開台北市地圖,似曾相識感撲面而來,南京東路、杭州南路、重慶北路、漢口街……這座城市以大陸地名命名的街道數不勝數。漫步台北街頭,看見熟悉的道路名稱,會有一日走遍中國大陸“大江南北”的特殊體驗。

 

一日走遍大陸“大江南北”——漫談台北市路名

 

資料圖片:台北市太原路 新華社記者賴向東 攝

 

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如同記錄過往的密碼,蘊藏著深厚歷史淵源。台北城區如中國地圖般的道路名稱和佈局,是如何形成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時間回溯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甲午戰爭後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寶島台灣終於重歸祖國懷抱。彼時的台灣百廢待興,要從方方面面消除殖民化影響,尤其是奴化教育遺毒。

 

“日本在殖民統治台灣時期推行奴化教育,嚴禁台灣民眾學習和使用漢語,包括不能取中國名,只能取日本名。當時台灣街巷也不能取中國地名,要依照‘町目番’的日本方式命名。”台灣歷史學者戚嘉林説。

 

據戚嘉林考證,1945年10月22日,當時的國民政府下達對台北街道進行名稱改正的命令,11月17日頒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確定四項命名原則: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如中華路、信義路、和平路等;宣傳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如民權路、民族路、民生路等;緬懷偉大人物,如中山路和紀念鄭成功的延平路等;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

 

最終,給台北街道命名的重任落到一位叫鄭定邦的上海建築師身上。1946年,鄭定邦被調派台灣,任當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代理技正。台北地名如何能既實用又有意義,他的學生、台灣傳統建築研究專家李乾朗回憶説:“鄭老師頗費了一番心力。”

 

一日走遍大陸“大江南北”——漫談台北市路名

 

資料圖片:台北市寧波西街 新華社記者賴向東 攝

 

鄭定邦最後決定用一張中國地圖為台北街道命名,並於1947年完成。“這是鄭老師畢生的得意之作。他在課堂上説過,命名時參照了上海街道命名思路,即南北向街道用中國省名、東西向用中國城市名。但與上海不同的是,鄭定邦對台北街道的命名更系統化。”李乾朗説。

 

當年李乾朗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學習建築學,鄭定邦已不再擔任公職,在大學兼課任教。課堂上,台北街道命名成為他反復提及的經典案例。

 

李乾朗展開1948年的台北都市計劃圖對記者介紹,當時地圖中心點位於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在地,以此拉出的兩條軸線隱約與大陸的隴海鐵路、平漢鐵路對應,道路命名分佈原則上符合兩條鐵路劃出的四塊區域。如:寧夏路、太原路等在中心點西北方的大同區,遼寧街、長春路、吉林路在東北方的中山區,武昌街在中心城區,桂林路、西藏路在西南位置的萬華區。

 

“台北還有忠孝、仁愛、信義等深具中華傳統文化意涵的道路。”李乾朗説,他辦公室所在的敦化路,意即“仁愛敦厚、化生萬物”,出自四書五經。

 

在台灣南部的高雄市,當地小朋友能掰著手指頭數出路名:一心路、二聖路、三多路、四維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這些街道也是抗戰勝利後命名,都取典于中華傳統文化,朗朗上口,蘊含深厚文化底蘊,成為高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這些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地名背後,都有著一段不平凡的故事。這些故事寄託著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無盡的牽掛,成為印刻在台灣百姓記憶裏的鄉愁。”戚嘉林説。

 

台灣著名建築學家夏鑄九對記者説,台灣許多地名體現了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聯結,關乎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認同,影響深遠。值得警惕的是,近年來民進黨當局操弄“去中國化”,刻意淡化、消除中華歷史文化的影響。“但是,兩岸的共同記憶是抹不去的,血脈聯繫是割不斷的。”(參與采寫:楊丁淼、陸華東)新華社台北11月8日電(記者齊湘輝、黃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