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滿口謊言小心閃了舌頭(日月談)

在今年首場例行發佈會上,國臺辦發言人又對台灣出口大陸的食品生産企業註冊問題作了一番詳細説明。此前,國臺辦已就此發佈過三次書面新聞稿。這個原本簡單的問題之所以變成需反復費勁解釋,只因島內一些人滿口謊言,故意製造“羅生門”。

 

由於台灣部分食品生産企業註冊信息不符合規定,大陸海關去年底宣佈暫停進口台灣部分産品,包括農漁産品和酒水飲料等。民進黨當局馬上跳出來指責大陸這是搞“無預警突襲”,“迫害”台灣農漁民及兩岸關係,並揚言要去世界貿易組織(WTO)“告狀”。而島內某知名糕餅品牌也借機炒作一把,宣稱新的註冊方式會導致其“獨門配方”外泄,為保護商業機密才不申請向大陸銷售,在島內成功引發一波話題和購買潮。

 

謠言只要夠煽情就容易騙到人,弄清真相則需要耐心細心加理性。好在謠言通常只能騙一時,此時回頭看去,真相早已清清楚楚水落石出。

 

事情説開了不複雜。2021年4月,大陸發佈《進口食品境外生産企業註冊管理規定》(海關總署第248號令),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該規定優化了註冊程式,對不同類別境外生産企業實施分類管理,旨在保障進口食品安全。不僅根據世貿組織有關規則進行了通報,也通報了台灣方面。新規從公佈到實施有8個月時間,從實施到去年底又過了12個月,民進黨當局口中的“無預警突襲”,根本不能成立。而且,這一新規適用於所有國家和地區向大陸境內出口食品,並不是單獨為台灣而設,而民進黨當局卻可笑地擺出一副遭歧視被打壓的樣子。

 

新規要求企業註冊時註明原料佔比、加工工藝等,竟被誣陷成“要求交出配方”,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根本是綠營趁機操弄“抗中保臺”。全球市面上幾乎所有正規加工食品都會在包裝上註明原料比等基本資料。包括臺“食藥署”2020年公佈的食品製造業者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指引,就要求註明主要原料、食品添加物、加工方式等12項內容。新規實施以來,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千萬家食品企業已按要求成功註冊,為何不見他們申訴“機密外泄”?

 

新規下,仍有不少島內食品企業註冊成功,而企業自行註冊的成功率明顯高於民進黨當局代勞。何以如此?若由民進黨當局來解釋,必然又要扯出“區別對待”“歧視打壓”來。而實情是,臺“食藥署”自己沒搞清狀況,誤將只需企業自行註冊的鳳梨酥等糕餅業納入包子、冷凍水餃等的“包餡麵食”類別並統包送件,才導致大量退件。民進黨當局擺出受害者姿態掩飾自身失職,純屬“假摔碰瓷”。

 

大陸誠心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努力有目共睹。如國臺辦發言人所説,台灣部分企業目前暫未獲得註冊,主要原因就是提供的註冊信息不完整不規範。“雖然我們通告的期限到了,但只要按要求完善註冊信息,經審核合格後依然可以向大陸出口産品。”大陸市場始終對台灣敞開大門,惜乎民進黨當局總是從自己的政治利益出發,刻意將簡單問題複雜化、經貿問題政治化,讓本來可以走正常渠道解決的事變成“抗中保臺”爛賬。過去台灣出口大陸水果、石斑魚等查出寄生蟲和有害物質時,皆是如此,受害的卻是島內企業和農漁民。

 

農曆兔年即將來臨,兩岸民眾都希望兩岸關係新年新氣象,往好的方向發展。據島內媒體報道,民進黨當局因島內基層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大敗,正在反思調整其兩岸政策。在此提醒民進黨當局,若不丟棄內心對大陸的敵意,不改變膝跳反射般的“抗中”行為模式,必將自食其果、自尋末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