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1-19 17:56:40 | 來源: 新華社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日發佈《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全文如下:
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
(2023年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二)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三)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
(四)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二)強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三)推動重點區域綠色發展
(四)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
三、産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二)引導資源型産業有序發展
(三)優化産業區域佈局
四、綠色生産方式廣泛推行
(一)促進傳統産業綠色轉型
(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三)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五、綠色生活方式漸成時尚
(一)生態文明教育持續推進
(二)綠色生活創建廣泛開展
(三)綠色産品消費日益擴大
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逐步完善
(一)加強法治建設
(二)強化監督管理
(三)健全市場化機制
七、攜手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一)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二)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三)廣泛開展雙多邊國際合作
結束語
前言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態環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共同的期盼。綠色發展是順應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是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是高品質、可持續的發展,已經成為各國共識。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生生不息、繁衍發展,倡導“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的鮮明特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綠色成為新時代中國的鮮明底色,綠色發展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徵,廣袤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續的綠色福祉。中國的綠色發展,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國綠”,擴大了全球綠色版圖,既造福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踐行多邊主義,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深化務實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為全面介紹新時代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實踐與成效,分享中國綠色發展經驗,特發佈本白皮書。
一、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走出了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産黨的執政理念,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和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更加迫切,生態環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中國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大力推行綠色生産生活方式,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讓人民在優美生態環境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立足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的現實國情,既為當代發展謀、也為子孫萬代計,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自然財富、生態財富源源不斷帶來經濟財富、社會財富,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同步提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三)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
綠色發展是對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方位、革命性變革。中國把系統觀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全過程,正確處理發展和保護、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等一系列關係,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佈局體系、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約束和激勵並舉的制度體系,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四)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只有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同努力,攜手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才能維持地球生態整體平衡,守護好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中國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向世界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牽引推動綠色轉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開展綠色發展雙多邊國際合作,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綠色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中國積極健全國土空間體系,加強生産、生活、生態空間用途統籌和協調管控,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有效擴大生態環境容量,推動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快速積累,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國土是綠色發展的空間載體。中國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建立全國統一、責權清晰、科學高效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品質、更可持續。
實現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逐步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加快完成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逐步形成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
統籌優化國土空間佈局。以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基礎,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佈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優化農産品主産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城市化地區三大空間格局。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以及各類海域保護線,強化底線約束,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築牢國家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
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管理。著力防控化解生態風險,將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要生態功能的縣級行政區確定為重點生態功能區,以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産品為重點,限制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推動自然生態系統總體穩定向好,生態服務功能逐步增強,生態産品供給水準持續提升。
(二)強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中國加強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和依法治理,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大力推動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築牢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
初步建立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自然保護地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中國努力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首批5個國家公園,積極穩妥有序推進生態重要區域國家公園創建。截至2021年底,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佔國土陸域面積的17%以上,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了有效保護。
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中國將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極脆弱以及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包括整合優化後的自然保護地,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截至目前,中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編制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鞏固了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為依託的“三區四帶”生態安全格局。
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啟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統籌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陸續實施三北、長江等防護林和天然林保護修復、退耕還林還草、礦山生態修復、“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紅樹林保護修復等一批具有重要生態影響的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動森林、草原、濕地、河流、湖泊面積持續增加,土地荒漠化趨勢得到有效扭轉。2012-2021年,中國累計完成造林9.6億畝,防沙治沙2.78億畝,種草改良6億畝,新增和修復濕地1200多萬畝。2021年,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森林蓄積量達到194.93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對全球實現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發揮了積極作用。自2000年以來,中國始終是全球“增綠”的主力軍,全球新增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
(三)推動重點區域綠色發展
中國充分發揮區域重大戰略的提升引領作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實施區域重大戰略,著力打造綠色發展的第一梯隊,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水準整體提升。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保率先突破。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交通、環境、産業、公共服務等領域協同推進,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以京津冀地區為重點,開展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扭轉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華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的趨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圍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構建佈局合理、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打造綠色高品質發展“樣板之城”。2021年,京津冀13個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4.1%,比2013年提升32.2個百分點,北京市大氣環境治理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中國樣本。
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協調推動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範帶,使長江經濟帶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戰場。發揮産業協同聯動整體優勢,構建綠色産業體系,加快區域經濟綠色轉型步伐。大力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深入實施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化工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礦庫污染治理“4+1”工程,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開展長江岸線利用項目及非法矮圍清理整治。2018年以來,累計騰退長江岸線162公里,灘岸復綠1213萬平方米,恢復水域面積6.8萬畝,長江幹流國控斷面水質連續兩年全線達到Ⅱ類。
發揮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表率作用。加快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率先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從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依託優美風光、人文底蘊、特色産業,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打造綠色創新發展高地。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把保護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發展的韆鞦大計,堅持對黃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生態保護治理工作統籌謀劃。開展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推動上中游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以及下游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黃河泥沙負荷穩步下降,確保黃河安瀾。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沿黃地區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發展特色産業上積極探索,培養壯大新産業新業態,推動生態、經濟價值同步提升,讓黃河成為惠民利民的生態河、幸福河。
建設美麗粵港澳大灣區。以建設美麗灣區為引領,著力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探索綠色低碳的城市建設運營模式,促進大灣區可持續發展,使大灣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打造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粵港澳大灣區。
(四)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
城鄉是人們聚居活動的主要空間。中國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城鄉建設活動,大力推動美麗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突出環境污染治理,著力提升人居環境品質,打造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的美麗家園。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中國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科學規劃佈局城市的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推進城市建設,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持續拓展城市生態空間,建設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推進城市公園體系和綠道網絡建設,大力推動城市綠化,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2012-2021年,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39.22%提高到42.0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築,推進既有建築改造,建築節能水準持續提高。
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的和美鄉村。中國將綠色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探索鄉村綠色發展新路徑。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農村電商、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健康養老等新産業、新業態,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不斷實現。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完善鄉村公路、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強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全面推進鄉村綠化,持續開展現代宜居農房建設,越來越多的鄉村實現水源凈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能源清潔化。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鄉村風貌。廣大農村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叢林掩映、果菜滿園、滿眼錦繡,呈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中國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成效顯著,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5%,成為全球大氣品質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加快推進,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顯著減少,2021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84.9%。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們呼吸的空氣更清新、喝的水更乾淨、吃的食物更放心、生活的環境更優美,切實感受到生態環境變化帶來的幸福和美好。
三、産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資源環境剛性約束推動産業結構深度調整,以強化區域協作持續優化産業空間佈局,經濟發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也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開創了高品質發展的新局面。
(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調整産業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動力和保障,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顯著提升。
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由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0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由1.91%提高到2.44%,已接近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準。企業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達到76%以上。截至2021年底,中國節能環保産業有效發明專利4.9萬件,新能源産業有效發明專利6萬件,分別是2017年底的1.6倍、1.7倍。2011年至2020年,中國環境技術發明專利申請總量接近全球60%,是全球佈局環境技術創新最積極的國家。
新興技術成為經濟發展重要支撐。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加快應用,培育了智慧終端、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新産品、新業態,在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數字經濟規模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達21%。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傳統産業深度融合,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步伐加快,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5.1%、32.4%,較2012年分別提高5.7和4.2個百分點,“中國製造”逐步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
綠色産業規模持續壯大。可再生能源産業發展迅速,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設備生産規模居世界第一,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佔全球産量的70%以上。節能環保産業品質效益持續提升,形成了覆蓋節能、節水、環保、可再生能源等各領域的綠色技術裝備製造體系,綠色技術裝備和産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綠色裝備製造成本持續下降,能源設備、節水設備、污染治理、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綜合能源服務、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碳排放管理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發展壯大,2021年節能環保産業産值超過8萬億元。各地方積極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方式路徑,都市現代農業、休閒農業、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精品民宿、田園綜合體等生態産業新模式快速發展。
(二)引導資源型産業有序發展
中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過多依賴增加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過多依賴高耗能高排放産業的發展模式,以環境承載力作為剛性約束,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行業産能規模,推動産業結構持續優化。
化解過剩産能和淘汰落後産能。在保障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同時,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資源消耗量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業實行産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政策。“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累計退出鋼鐵過剩産能1.5億噸以上、水泥過剩産能3億噸,地條鋼全部出清,電解鋁、水泥等行業的落後産能基本出清。
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準項目盲目發展。提高部分重點行業土地、環保、節能、節水、技術、安全等方面的準入條件,對高耗能行業實施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化電價政策。對高耗能、高排放、低水準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建設運行的項目。水資源短缺和超載地區,限制新建各類開發區和高耗水項目。
(三)優化産業區域佈局
綜合考慮能源資源、環境容量、市場空間等因素,推動相關産業向更具發展條件和潛力的地區集中集聚,優化生産力佈局,深化區域間分工協作,加快形成佈局合理、集約高效、協調協同的現代化産業發展格局。
推進原材料産業合理佈局。統籌煤水資源和環境容量等因素,在中西部地區規劃佈局了若干個現代煤化工産業示範區,深入開展煤化工産業技術升級示範。在沿海地區高水準建設一批大型石化産業基地,推動石化行業安全、綠色、集聚、高效發展。
深化各地區分工協作。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依託資源環境稟賦和産業發展基礎,探索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強化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之間多類型、多機制産業分工協作,形成協調聯動、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通過産業轉移和地區協作,在破解産業發展資源環境約束的同時,為東部發展高新産業騰出空間、促進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增強了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四、綠色生産方式廣泛推行
中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推行綠色生産方式,推動能源革命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系統推進清潔生産,統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一)促進傳統産業綠色轉型
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業、農業、服務業全鏈條各環節,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産體系,以節能、減排、增效為目標,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標準創新,全面提升傳統産業綠色化水準。
推進工業綠色發展。持續開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完善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産品評價標準,引導企業創新綠色産品設計、使用綠色低碳環保工藝和設備,優化園區企業、産業和基礎設施空間佈局,加快構建綠色産業鏈供應鏈。按照“橫向耦合、縱向延伸、循環連結”原則,大力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産業循環式組織、企業循環化生産。全面開展清潔生産審核,積極實施清潔生産改造,大幅提高清潔生産整體水準。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造,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1年的55.3%,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4.7%。截至2021年底,累計建成綠色工廠2783家、綠色工業園區223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96家,製造業綠色化水準顯著提升。
轉變農業生産方式。創新農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利用。逐步健全耕地保護制度和輪作休耕制度,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耕地減少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穩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全國耕地品質穩步提升。多措並舉推進農業節水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2021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68。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推廣種養加結合、農牧漁結合、産加銷一體等循環型農業生産模式,強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統籌推進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兩個“三品一標”(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和達標合格農産品),深入實施地理標誌農産品保護工程,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數量6萬個,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穩步提高,優質農産品供給明顯增加,有效促進了産業提檔升級、農民增收致富。
提升服務業綠色化水準。積極培育商貿流通綠色主體,開展綠色商場創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創建綠色商場592家。持續提升信息服務業能效水準,部分綠色數據中心已達世界領先水準。升級完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引導生産商、消費者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和可降解包裝,推進電子商務企業綠色發展。截至2021年底,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80.5%,全國快遞包裝瘦身膠帶、循環中轉袋使用基本實現全覆蓋。推進會展業綠色發展,制定行業相關綠色標準,推動辦展設施循環使用。全面實施鐵路電子客票,推廣電子發票應用,大幅減少票紙用量。在餐飲行業逐步淘汰一次性餐具,倡導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
(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立足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在不斷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的基礎上,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清潔能源消費佔比大幅提升,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積極穩妥發展海上風電,積極推廣城鎮、農村屋頂光伏,鼓勵發展鄉村分散式風電。以西南地區主要河流為重點,有序推進流域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大力發展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堅持創新引領,積極發展氫能源。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開展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考核,推動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納。截至2021年底,清潔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14.5%升至25.5%,煤炭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至56.0%;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0億千瓦,佔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4.8%,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超3億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提高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水準。以促進煤電清潔低碳發展為目標,開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新增煤電機組執行更嚴格節能標準,發電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推動終端用能清潔化,推行天然氣、電力和可再生能源等替代煤炭,積極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在城鎮燃氣、工業燃料、燃氣發電、交通運輸等領域有序推進天然氣高效利用,發展天然氣熱電冷聯供。實施成品油品質升級專項行動,用不到10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30多年成品油品質升級之路,成品油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有效減少了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
(三)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運輸行業能源消耗大、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多,是實現綠色發展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中國以提升交通運輸裝備能效水準為基礎,以優化用能結構、提高組織效率為關鍵,加快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讓運輸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
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推動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深入開展多式聯運。2021年,鐵路、水路貨運量合計佔比達到24.56%,比2012年提高3.85個百分點。深入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截至2021年底,已有5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75條,運營里程超過8700公里;公交專用車道從2012年的5256公里增長到2021年的18264公里。
推進交通運輸工具綠色轉型。在城市公交、出租、環衛、物流配送、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截至2021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784萬輛,佔全球保有量的一半左右;新能源公交車達到50.89萬輛,佔公交車總量的71.7%;新能源出租汽車達到20.78萬輛。不斷推進鐵路移動裝備的綠色轉型,鐵路內燃機車佔比由2012年的51%降低到2021年的36%。提升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推進船舶使用LNG動力和岸電受電設施改造,加快老舊車船改造淘汰,2012年以來,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3000多萬輛,拆解改造內河船舶4.71萬艘。
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化水準。開展綠色公路建設專項行動,大力推動廢舊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截至2021年底,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廢舊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分別達到95%、80%以上。持續提升公路綠化水準,幹線公路綠化里程達到57萬公里,比2012年增加約20萬公里。推進鐵路電氣化改造,電氣化率從2012年的52.3%上升至2021年的73.3%。深入推進港口和公路綠色交通配套設施建設,截至2021年底,主要港口五類專業化泊位岸電設施覆蓋率達75%;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成13374個充電樁,數量居全球第一。
(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作為資源需求大國,中國加快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努力用最少的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讓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為子孫後代留下生存根基,為全球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大力推廣技術節能、管理節能、結構節能,推動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組織實施鋼鐵、電力、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強化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推動重點行業大中型企業能效達到世界先進水準。2012年以來,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2021年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較2012年下降26.4%。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依據水資源稟賦合理確定産業和城市佈局。開展國家節水行動,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對高耗水行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推廣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創建節水型城市,推行水效標識制度和節水産品認證,推廣普及節水器具,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持續下降。中國還將再生水、淡化海水、集蓄雨水、微鹹水、礦井水等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有效緩解了缺水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2021年,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較2012年下降45%。
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完善城鄉用地標準體系、嚴格各類建設用地標準管控和項目審批,推進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節約集約用地,嚴控新增建設用地。強化農村土地管理,穩步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建立建設用地增量安排與消化存量掛鉤機制和閒置土地收回機制,盤活存量用地。2012-2021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40.85%。
科學利用海洋資源。嚴格管控圍填海,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分類處置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建立自然岸線保有率控制制度,對海岸線實施分類保護、節約利用,嚴格保護無居民海島,最大程度減少開發利用。
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準。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大力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開採,提升重要礦産資源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累計建設國家級綠色礦山1101座。實施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開展國家“城市礦産”示範基地建設,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統籌推進廢舊資源循環利用,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準。2021年,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廢鋅、廢紙、廢塑膠、廢橡膠、廢玻璃等9種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達3.85億噸。
五、綠色生活方式漸成時尚
綠色發展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可以做綠色發展的踐行者、推動者。中國積極弘揚生態文明價值理念,推動全民持續提升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自覺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
(一)生態文明教育持續推進
把強化公民生態文明意識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理念和生活習慣。持續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全民植樹節、六五環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積極引導和動員全社會參與綠色發展,推進綠色生活理念進家庭、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把綠色發展有關內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編寫生態環境保護讀本,在中小學校開展森林、草原、河湖、土地、水、糧食等資源的基本國情教育,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發佈《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試行)》,引導社會公眾自覺踐行綠色生活理念,讓生態環保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文化,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懷。
(二)綠色生活創建廣泛開展
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築等創建行動,將綠色生活理念普及推廣到衣食住行遊用等方方面面。截至目前,全國70%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建成節約型機關,近百所高校實現了水電能耗智慧監管,109個城市高品質參與綠色出行創建行動。在地級以上城市廣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居民主動分類的習慣逐步形成,垃圾分類效果初步顯現。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大力推進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工作,廣泛深入開展“光碟”行動,節約糧食蔚然成風、成效顯著。
(三)綠色産品消費日益擴大
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高能效家用電器等節能低碳産品。實施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持續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從2012年的1.3萬輛快速提升到2021年的352萬輛,自2015年起産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不斷完善綠色産品認證採信推廣機制,健全政府綠色採購制度,實施能效水效標識制度,引導促進綠色産品消費。推動綠色商場等綠色流通主體建設,鼓勵推動共享經濟、二手交易等新模式蓬勃發展,綠色消費品類愈加豐富,綠色消費群體持續擴大。
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逐步完善
推進綠色發展,體制機制是關鍵。中國加快構建和完善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持續提升綠色發展的政府治理效能,為綠色發展任務目標順利實現提供堅實保障。
(一)加強法治建設
堅持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制定和修改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濕地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以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覆蓋各重點區域、各種類資源、各環境要素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持續完善重點領域綠色發展標準體系,累計制修訂綠色發展有關標準3000余項。實施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嚴厲查處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強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形成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偵辦工作合力,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二)強化監督管理
建立完善推進綠色發展的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摒棄“唯GDP論英雄”的發展觀、政績觀,將資源環境相關指標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科學構建反映資源利用、能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情況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和落實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制修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規定(試行)》等黨內法規,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嚴格實施“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盡職免責、失職追責。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對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實行終身追究。建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壓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推動解決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三)健全市場化機制
中國逐步建立完善政府有力主導、企業積極參與、市場有效調節的體制機制,更好激發全社會參與綠色發展的積極性。創新和完善節水節能、污水垃圾處理、大氣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的價格形成機制,實施50余項稅費優惠政策,引導優化資源配置,支持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推動綠色産業發展。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在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領域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建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在科學合理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權、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開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和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建設,進一步發揮市場在生態環境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形成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託等多層次綠色金融産品和市場體系。截至2021年末,中國本外幣綠色信貸餘額15.9萬億元,綠色債券存量餘額超過1.1萬億元,規模均居全球前列。
七、攜手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始終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堅定維護多邊主義,積極參與打造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的全球生態治理格局,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一)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中國堅持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堅定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積極建設性姿態參與全球氣候談判議程,為《巴黎協定》達成和落實作出歷史性貢獻,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時間實現碳達峰到碳中和,充分體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2016年起在發展中國家啟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實施了200多個應對氣候變化的援外項目。
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會遇到各種波折和困難,但中國始終是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干家。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一如既往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建設性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繼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重大挑戰作出中國貢獻。
(二)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中國始終致力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讓綠色切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積極推動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機制,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簽署《關於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與有關國家及國際組織簽署50多份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文件。與31個共建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與32個共建國家共同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幫助共建國家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增進民生福祉。積極幫助共建國家加強綠色人才培養,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已為120多個共建國家培訓3000人次。制定實施《“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推動“一帶一路”綠色投資。中國企業在共建國家投資建設了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幫助共建國家建設了一批清潔能源重點工程,為所在國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廣泛開展雙多邊國際合作
中國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務實合作。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以及《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中國-東盟、東盟-中日韓、東亞峰會、中非合作論壇、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框架下能源轉型、能效提升等方面合作,牽頭制定《二十國集團能效引領計劃》,成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重要成果。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伴關係。同時,與印度、巴西、南非、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東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資源保護等合作,推動聯合國有關機構、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全球環境基金、綠色氣候基金、國際能源署、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等國際組織在工業、農業、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援助、能力建設和試點項目,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結束語
中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
中共二十大擘畫了中國未來發展藍圖,描繪了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畫卷。中國將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讓綠色成為美麗中國最鮮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讓人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中國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同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守護好綠色地球家園,建設更加清潔、美麗的世界。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
相關新聞
- 2023-01-19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
- 2023-01-09綠水青山映初心 2022年習近平這樣關切綠色發展
- 2022-12-20中國實現生物航煤綠色國際貨運首飛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