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層民眾參訪盧溝橋:歷史要銘記與傳承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2-27 15:09:0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歡迎你們,我叫鄭福來,我土生土長在盧溝橋。”年逾九旬的鄭福來26日在北京看到來訪盧溝橋的台灣民眾心情很是激動。
當日,來自台灣高雄的裡長暨基層社團參訪團一行走進盧溝橋文化旅遊區,參觀盧溝橋、抗戰雕塑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地,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了解抗戰歷史。
自小生活在盧溝橋畔的鄭福來,是“七七事變”的親歷者。得知台灣客人前來參訪,鄭福來早早等候在盧溝橋頭。
“今天你們來了,我特別高興。”招呼著參訪團緩步走上盧溝橋,從橋梁歷史到兒時經歷,再到形態各異的石獅,鄭福來向一行人娓娓道來。“為什麼大家想到橋上看看?因為它的歷史很教育人。古老的東西,我們必須保護好。”
高雄市三民區十美裏裡長蔡燈能一路認真聽著老人講解,不時點頭致意。他告訴記者,2008年他來北京參訪時,就是鄭福來先生接待。如今再次見到老人家,蔡燈能直言“是我們的榮幸”,祝福他長壽百年。
已有八百餘年曆史的盧溝橋,是文化瑰寶,也是革命遺址。蔡燈能表示,我們要永續傳承這些歷史文化,讓下一代的孩子了解過去,知道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的。
隨後,參訪團一行來到位於宛平城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該館始建於1987年7月,館前東西兩側草坪各植有7棵油松,寓意“七七事變”發生地。在館長及講解員帶領下,參訪團步入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了解台灣民眾的抗日鬥爭史。
“台灣同胞在長達五十年的抗日鬥爭中,先後有數十萬人捐軀。”館長羅存康向參訪團介紹道。台灣被日本強行割佔並殖民統治、台灣同胞的武裝抗日與非武裝抗日鬥爭、全面抗戰爆發後台灣同胞的英勇抗爭……展覽中,大量圖片、文字、實物詳細展示了寶島民眾英勇抗日的史實。
中華兩岸活動交流總會理事長王懋昌告訴記者,通過此次參訪交流,大家不僅感受到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還親自來到盧溝橋、抗戰館等地,了解抗戰歷史,收穫頗豐。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團結的民族。”在王懋昌看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如今相互往來就像走親戚一樣非常融洽,希望未來彼此繼續加深聯絡和溝通,讓兩岸同胞都能夠心連心、手牽手走在一起。(完)作者 陳建新
相關新聞
- 2023-02-27台灣花蓮縣少數民族參訪團訪問廣西南寧
- 2023-02-26兩岸交流合作大勢不可阻擋(觀滄海)
- 2023-02-25述評:務實推動,期盼兩岸交流恢復正常化
新聞推薦
- AI微短劇《寶島英雄》劇本研討會舉辦2025-11-10
- 味蕾牽兩岸:台灣桃園舉行閩臺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華文出版與文化創意學術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辦2025-11-10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