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有救了!中國科學家揭示作物主效耐鹼基因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3-24 16:37:20 | 來源: 人民網 |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謝旗團隊與中國農業大學于菲菲團隊、華中農業大學歐陽亦聃團隊聯合十家科研單位合作,首次發現農作物耐鹼的關鍵基因AT1及其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24日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
“10億公頃鹽鹼地有救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原所長陳受宜表示,這是一項重大的科學突破,為培育耐鹼植物打開了大門。
大田實驗證明,該基因可顯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麥、玉米和穀子等作物在鹽鹼地的産量,平均增産約20~30%,在改良鹽鹼地綜合利用中具有重大應用前景。
聯合國糧農組織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全球超過10億公頃鹽漬化土壤因鹽鹼程度過高而不能被有效利用。若能通過科技進步,將這部分土地利用起來,全球糧食産量將有望大幅提升。
據了解,目前,全球關於植物(作物)“耐鹽”機制已有很多研究,但對其“耐鹼”機制仍了解較少。對此難題,研究團隊做了大量工作。團隊通過全基因組大數據關聯分析耐鹽鹼差異大的高粱資源,發現了主效耐鹼基因AT1,該基因與水稻的粒形調控基因GS3同源。首次揭示了作物耐鹽鹼的分子機制,併發現AT1的調控機制在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及穀子中也高度類似。
該成果得到了《科學》雜誌審稿人的高度評價,被稱為是“科學界的重大發現”“農業生産方面的重大突破”。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黃勳表示,該成果是面向中國農業生産的重大需求,從基礎研究著手解決實際問題的典型案例。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趙竹青)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2-10-11鹽鹼地上的豐收密碼
- 2022-10-27美麗中國建設再出發 鹽鹼地飄滿稻花香
- 2019-12-20中國海水稻區域試驗種植平均畝産超400公斤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