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青春是什麼?是敢想敢為的衝動,是堅定不移的信念,是不屈不撓的奮鬥,是無限的可能,是點燃的夢想。”5月4日舉行的一場五四運動104週年紀念活動中,上海臺商子女學校學生黃俊霖的青春感言引起在場滬臺學子的共鳴。

 

近日,多個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在大陸各地舉辦,兩岸青年在形式多樣的交流參訪活動中增長見聞、拓寬眼界,與同齡人分享心得、共植友誼。

 

加深了解從這裡開始

 

在大陸多個城市,台灣青年走進大型企業和産業合作實驗區,深度了解當地經濟文化發展情況。

 

在湖北省武漢市的葛洲壩集團企業文化展廳,兩岸青年一同觀看了紀錄片《長江之歌·灌溉花的國土》,了解該企業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中的探索與創新曆程。一件件文化展品,一張張圖片案例,讓青年們感受到“大國重器”建造過程中的中國力量。來自台灣高雄、祖籍武漢的黃奕豪説:“常常聽説百年漢口,今天能夠在此見證到整個漢口發展的歷史,非常榮幸。”

 

在江蘇省昆山市,參加“青連兩岸”蘇臺青年融合發展主題活動的蘇臺青年代表40余人走進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展示館,在大量光電、影音、文字資料中了解昆臺兩地經貿文化交流交往的歷史。隨後,他們走進“寶島又一村”文旅商業街,見識這一台灣風情濃郁的綜合商業體如何成為昆山居民和往來遊客的休閒消費好去處。

 

在福建省廈門市,由海峽兩岸交流中心主辦的“‘共享新機遇 青春正當時’兩岸青年廈門行活動”走進廈門銀行,20余位台灣青年與廈門銀行領導、臺籍員工開展交流。臺青們對廈門銀行兩岸金融服務情況表現出濃厚興趣,就廈門銀行兩岸金融合作的經營管理、産品創新、金融服務等方面的關注點紛紛提問。

 

分享創新創業心得

 

如何抓住大陸的市場和機遇,深度融入大陸發展,始終是台灣青年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以“奮鬥新青年·融合新時代”為主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日前在武漢開幕,兩岸300余名青年相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共話發展。論壇上,8名在鄂臺青以視頻短片和現場訪談形式,分享在大陸打拼的經歷和感受。

 

“在湖北各類惠臺政策支持下,我們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成就感,也更加堅定紮根湖北發展的決心。”武漢台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皇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天山説。目前,皇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與清華海峽研究院建立合作,將現代化農業科技導入30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預計平均每畝産值增加50%收益。

 

“台灣青年有從內而外的激情和好奇心,很吸引我和他們成為朋友。”福建省工科青年專業人才、畢業于福州大學的黃宇洲説,“兩岸青年如果有一個共同方向的創業目標,取長補短,能産生1+1>2的效果。”

 

中華文化是兩岸青年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主題。“我們總是聚少離多,如兩岸。如兩岸——只因我們之間恒流著一條莽莽蒼蒼的河……”數十名兩岸大學生近日相聚于浙江省玉環市普安燈塔下,共同吟誦台灣女作家張曉風創作的散文《兩岸》。

 

“我們在文學中徜徉交流,仿佛跨越了海峽。”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沈祺説,他收穫了許多同齡的台灣好友,大家加上了聯繫方式,相約下次再聚。

 

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大陸各方面始終堅持鋪路搭橋,推出優惠政策,舉辦以兩岸青年實習、就業、創業為主題的交流活動,為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提供優厚條件。

 

湖北省臺辦在兩岸青年東湖論壇上介紹,“湖北省惠臺62條”中,關於鼓勵臺胞來鄂創業就業有18條,包括台灣同胞尤其是台灣青年在鄂創業的平臺建設、資金扶持、稅收場租減免、職業培訓等系列措施。“千崗迎臺青”計劃,為臺青提供2000多個優質實習就業崗位。

 

2023年“WAY!來深圳”台灣青年深圳實習活動近日開鑼。據介紹,實習活動共徵集實習崗位1256個,有359家企業參與。提供實習崗位的企業包括中國平安、騰訊、招商銀行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前海微眾銀行、金蝶軟體等一批行業“頭雁”企業。根據企業需要和實習生情況,主辦方還將提供實習時間比較靈活的崗位,如長城證券等提供1個月至半年的實習機會,也將提供564個實習銜接就業崗位。

 

江蘇省將於7月至8月舉辦“手牽手,心連心,創未來——2023台灣大學生江蘇實習就業特訓營”活動。今年的特訓營活動將繼續面向台灣高校學生和江蘇省內高校在讀臺生和社會組織,涉及新聞傳媒、醫療服務、法律事務、信息科技、金融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大陸將一如既往高度重視並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台灣青年參與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進程中,分享大陸高品質發展機遇。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近日所説,讓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可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