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筆描繪“數實融合”新“津”彩

五月的渤海灣畔,天津成功舉辦第七次世界智慧大會,聚焦高品質發展新動能,繼續深度謀劃“以會興業、以業引才”。

 

前六屆世界智慧大會共簽署702項合作協議,協議投資額達5438億元,可謂收穫良多。本屆世界智慧大會吸引492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展區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再創新高;期間共簽約重點項目98個,協議總金額約815億元。

 

重筆描繪“數實融合”新“津”彩

 

5月18日,這是第七屆世界智慧大會開幕式現場一景。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從“老重機”到“新基建”,從傳統製造到“智慧工廠”,從核心突破到全面開花,華為北方總部、360集團總部、麒麟總部、騰訊全國最大IDC數據中心、科大訊飛北方聲谷相繼落戶……如今,在天津,一個個數字智慧項目厚植紮根,一項項智慧技術創新不斷突破,一群群數字經濟主體茁壯成長,一家家傳統工業企業“智造”轉型。

 

世界智慧大會已經成為見證國家重大戰略和人類科技發展在津沽大地生動實踐的一扇窗口,從中可窺見一幅壯闊的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圖景正在這裡徐徐鋪展。

 

重筆描繪“數實融合”新“津”彩

 

5月19日,觀眾在第七屆世界智慧大會中國聯通展區參觀智慧科技展。第七屆世界智慧大會于5月18日至21日在天津舉行。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從“老重機”到“新基建”,打通信息“大動脈”

 

尚未進入廠區,灰色外墻上一幅象徵志在千里的巨大鯤形彩繪率先映入眼簾。這裡便是天津江天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剛投入使用的數據中心。

 

重筆描繪“數實融合”新“津”彩

 

這是江天數據投入使用的數據中心大樓外景(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聽著機房裏傳出的輕微嗡鳴聲,看著螢幕上躍動的行行數據,很難想像這家三年多前成立的數據運營公司,其基礎竟然是有數十年曆史的全國八大重型機械廠之一。

 

“鋼鐵産能過剩,環保壓力陡增,企業必須轉型。”江天數據總經理張健説。在政策指引下,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與運營經驗,這家企業將發展靶心定在了數字産業。

 

在各方支持下,鋼鐵産能整體退出,新項目加快上馬。在北辰區,江天數據規劃了260畝數據中心産業園,將分期建設8棟綠色節能的巨型數據中心,可部署多達4萬台標準機櫃。這個在鋼鐵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企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涅槃新生”。

 

從“老重機”到“新基建”,其背後既有企業壯士斷腕的“重啟”決心,也有天津創新驅動的生態塑造。

 

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領的數字經濟,“算力”即創新力、即生産力。作為算力的物理承載,數據中心發揮著“中樞大腦”作用。近年來,天津市全力構築“新基建”,暢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其制定的《天津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提出推動數據中心高品質發展,引導數據中心合理佈局、集中建設。

 

市場化推動、立體式統籌、清單化管理、保姆式服務……一批批大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型關鍵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天津的一系列數據最為直觀:已建成5G基站5.52萬個;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光網”城市;已投産數據中心34個,已投用標準機架5.2萬台,另外,還有在建、擬建數據中心15個,總規模達52.1萬台標準機架。

 

信息“大動脈”打通了,算力就能像血液一樣便捷流淌,數據要素的潛力就能充分釋放。

 

位於河北區的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天津市攜手華為共同建設的首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整體規劃300P算力(1P算力代表每秒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2022年底首批100P算力上線即滿載。

 

“通過為高校、科研機構、人工智能企業提供普惠的公共算力,科研成果加快轉化,落地為産品和服務。”河北區合作交流辦主任賈龍説。

 

天津大學孵化的“海河·諦聽”言語交互意圖深度理解大模型項目,就看中了這裡的算力資源和産業定位,並落地河北區。

 

“大模型的運行需要大量算力支持,我們與當地的産業契合度、政策匹配度也非常高,相信很快能邁入大規模商用新階段。”負責該項目的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龍標説。

 

“為暢通信息‘大動脈’,我們將繼續打造‘信芯器端算’全産業鏈,構建‘雲網智聯用’數字化生態體系,賦能千行百業。”天津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説。

 

重筆描繪“數實融合”新“津”彩

 

5月18日,這是第七屆世界智慧大會開幕式現場一景。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從核心突破到全面開花,釋放自主創新活力

 

位於濱海高新區的麒麟軟體有限公司展廳內,一面由600余項專利證書鋪成的專利墻分外醒目。“這是我們多年來自主創新的成績單,它還會不斷增長。”麒麟軟體副總裁全龍説。

 

作為國産作業系統的一支核心力量,麒麟作業系統已連續11年位列中國Linux市場份額第一,銀河麒麟作業系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在黨政、金融、交通等關鍵領域的應用。

 

這是天津搶佔信創産業高地的一個縮影。“我們舉全市之力,將信創産業作為主攻方向,打造第一産業鏈。”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長周勝昔説。

 

組建信創海河實驗室與企業攜手攻關關鍵核心技術;部署“天河一號”“天河三號”兩大世界領先的超級計算機系統;首款腦機介面專用晶片“腦語者”取得重大突破……天津堅定樹立把發展數字經濟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決心和信心。

 

一手抓原始創新,一手促應用創新。周勝昔説,圍繞項目扶持、人才引進、資金保障、試點示範等方面,天津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産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

 

利用人臉識別進行課堂點名、精準判斷學生上課狀態……這樣的智慧課堂,通過一塊裝上“大腦”的攝像頭就能實現。“攝像頭不再僅僅是‘眼睛’。”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産品總監劉鑠説,“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幫助高校教師提高教學品質。”

 

創新從何而來?人才是關鍵。在天地偉業總部研究院內,活躍著近千名科研人員,佔企業員工總數近一半。“我們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900余項。”這一成績令劉鑠頗為自豪。

 

同樣專注研發的還有雲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企業研發人員佔比超30%,申請發明專利近200項。“2022年的研發投入達到3億元,這個數字還在穩步增長。”公司董事長楊暉説。

 

重筆描繪“數實融合”新“津”彩

 

5月18日,在第七屆世界智慧大會智慧科技展上,與會者在雲賬戶展臺進行VR互動體驗。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隨著共享經濟和零工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靈活就業勞動者對保險繳納、收入結算等線上服務提出需求。新業態催生新機遇,目前,雲賬戶已服務超過8000萬靈活用工用戶。

 

一個個企業茁壯成長的背後,是天津市信創、人工智能、平臺經濟等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的蓬勃發展,産業集聚效應日漸凸顯。

 

2022年,天津人工智能産業核心規模達到140億元,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濱海新區聚集人工智能相關企業500余家,帶動産業規模超3000億元;位於津南區的海棠眾創大街,引進阿裏雲創新中心、智創工坊等11個創新孵化平臺,吸引了一大批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企業落戶……

 

“聚力發揮智慧科技産業的引領賦能作用,天津將持續鞏固電子信息、軟體等優勢産業,培育人工智能、大數據、元宇宙等新興産業,加快發展互聯網平臺經濟,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産業集聚。”周勝昔説。

 

從傳統製造到“智慧工廠”,賦能“老樹”開新花

 

在天士力復方丹參滴丸生産車間裏,中藥提取物液體通過高頻振動技術,像一條條細線勻速滴入冷媒中——這是天士力自主研發的第五代超高速滴丸機,每分鐘可以生産7萬粒大小一致、重量相同的滴丸。

 

重筆描繪“數實融合”新“津”彩

 

觀眾在天士力大健康展覽體驗館參觀滴丸智慧生産線(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這是現代中藥智慧製造的縮影。”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朱永宏説,“滴丸的生産過程中,有2100個感測器採集數據,確保每粒滴丸的高品質。”

 

依靠智慧科技,天士力建成了中藥提取、固體製劑、凍乾粉針3個智慧車間,實現了6個中藥大品種製造技術升級,年度藥材處理量提升390%,萬元産值能耗降低51%。

 

這樣的智慧工廠在天津越來越多。為加快智造賦能,天津出臺智慧製造專項支持政策,市、區兩級財政安排資金近百億元,累計支持項目近3000個,已建成200余家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龍頭企業智慧轉型如火如荼,但不少中小企業缺乏轉型能力,如何擁抱數字化浪潮?

 

成立於2005年的天津奧博特塑膠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面對使用十餘年已然老化的ERP系統,公司總經理尚曉東堅定地選擇上“雲”。“這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生産在線、管理在線,甚至連接外部更廣泛的社會資源。”

 

拿定主意後,奧博特與華為雲成功“牽手”。“以‘雲’為基礎的數字化轉型將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華為雲天津總經理林志勇説。

 

為推動企業上“雲”,天津拿出“真金白銀”,對工業互聯網市級示範項目給予200萬元以內資助,對上“雲”工業企業給予50萬元以內資金支持,重點培育了中汽數據、新天鋼等25個工業互聯網平臺。

 

位於西青區的中汽數據有限公司,面向汽車研發領域打造了工業互聯網App集成開發平臺。“一系列政策堅定了我們建設工業互聯網的信心,推動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公司總經理馮屹説。

 

位於河東區的天津電氣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續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和智慧化服務,併為行業企業提供檢測認證等綜合服務。

 

“我們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的諮詢、診斷和相關技術服務,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疑點、難點問題。”公司總經理助理郭培健説。

 

在龍頭的帶動下,河東區帥超科技園聚集了100多家電氣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利用核心企業的技術、研發實力以及開放的行業生態,創業項目孵化和科研成果轉化不斷加快。”帥超科技園總經理龐智説。

 

政策效果顯而易見。如今,天津上“雲”工業企業已突破萬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累計達1400余家,兩化融合指數達107.6,位居全國前列。

 

出臺智慧科技産業“1+10”行動方案,設立百億智慧製造專項資金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産業基金,制定《天津市貫徹落實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推出《天津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天津持續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和基礎支撐能力,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探索可推廣、可借鑒的人工智能經濟“天津方案”。(王建華、邵香雲、李亭、郭方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