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社論:蔡當局政策失能難逃“十缺”差評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6-05 10:33:20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道 台灣《工商時報》6月4日發表題為《政策失能,蔡政府豈能漠視民眾不滿》的社論。
社論説,個人綜合所得稅報稅月剛過,民眾以繳稅換取社會安定、就業與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務,但上臺已滿7年的蔡當局對民眾福祉的照顧卻不能令人滿意,更離“安居樂業”頗有落差。
日前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對於蔡英文各項政策的滿意度,評分最差的三項依序為:貧富差距23.5%、低出生率25.1%、居住正義25.5%;而後是負債29%、青年失業率29.3%、勞保年金改革29.3%、青年低薪30.1%等;就連滿意度最高的長照(長期照護)醫療也只有40.2%。
社論還説,依據相關部門的報告,蔡當局上臺後,高、低所得者之所得倍數差距擴大,所得分配在惡化中,資本所得相對於勞動所得佔比持續提高;至於財富分配不均程度,應更甚于所得分配不均。然而,蔡當局所推動的租稅政策,無論是所得稅或財産稅,所發揮的功能都極為有限。
社論指出,低出生率則助長少子化問題,甚至被認為會影響安全。台灣地區2021年生育率只有1.07,幾乎為全球最低,其原因包括育兒成本高、生活負擔重、薪資不漲、房價高漲等。此一大問題須從生育、養育、教育、就業等制度與執行面,以完整的配套措施來改善。
此外,社論還説,高齡化與少子化現象的存在,也與政府財政作為有密切關係。高齡化帶來醫療照顧支出的增加,令政府支出承受壓力;少子化對産業與經濟活動造成影響,而生産人力的減少,也會影響財政收入。而台灣稅收本已長期不足,蔡當局還屢屢通過特別預算舉債,規避財政紀律的規範。
社論最後説,蔡英文上任之初,工商界就曾提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之“五缺”,這些問題至今仍在。近年來,島內民眾又面臨缺蛋、缺藥、缺房、缺錢、缺行安(行人安全)之“新五缺”問題。雖然蔡英文看起來已經抱持“卸任後就沒她事”的心態,但恐難避免歷史對她有“十缺”的評價。
相關新聞
- 2023-06-05民進黨當局播下“缺德、無能、賣臺”的種子,還能開什麼樣的花?
- 2023-06-05總臺海峽時評:打經貿幌子賣臺謀“獨”,民進黨當局必遭可恥失敗!
- 2023-06-02國臺辦:堅決反對美臺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議
- 2023-06-01臺媒評述:“綠色大法官”當道讓人跌破眼鏡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