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種農産品展示“台灣味道” 2023年汕臺農業交流會暨優品展銷會舉行

近百種農産品展示“台灣味道” 2023年汕臺農業交流會暨優品展銷會舉行

 

汕頭市副市長王雪竹調研汕臺農産品展銷會(圖片來源:汕頭市台灣事務局)

 

中國台灣網6月25日訊 近日,2023年汕臺農業交流會暨優品展銷會在潮南台灣農民創業園舉行,此次展銷會共組織近百種台灣省雲林縣農産品和130多種汕頭本地農産品參展。

 

雲林縣大部分位處台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地形平坦,氣候溫和,主要産業為農漁業及糖業,為台灣農業大縣之一,有“台灣糧倉”之稱。雲林縣依山傍海,土地肥沃,因此孕育出各式農特産美食,如古坑的咖啡、台西的文蛤、口湖的馬蹄蛤與台灣鯛、斗六的文旦、西螺的醬蛋油、大埤的酸菜、北港的花生與麻油等,每一個都代表了雲林當地的味道。

 

“雲林縣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與傳統工藝,通過這次的活動,不僅讓我們有機會推廣這些特色産品,同時也促進了兩地民營企業的交流合作。”雲林縣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張捷翔現場推介雲林縣的農産品。他表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展現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將為兩岸同胞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

 

據了解,近年來,汕臺農業交流合作由對臺單向交流和單一技術品種引進不斷發展出新理念、新業態和新模式,兩地科技成果互通有無、資源共享,極大提升了汕臺農業合作項目的品質和效益。汕臺兩地農業企業密切合作,頻繁交流,互惠共贏,為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成為汕頭農業農村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國台灣網、汕頭市台灣事務局聯合報道)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