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美罔顧事實故意誇大“中國衝擊”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7-10 10:48:48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日本經濟新聞》6月30日刊發題為《“中國衝擊”的虛實及美國被誇大的貿易損失》的文章,作者為該報資深評論員小竹洋之。全文摘編如下:
6月28日,期待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在芝加哥發表演講,賣力兜售自己的經濟政策——拜登經濟學。通過鉅額財政支出提振美國經濟,這位總統自信地表示,自就任後他已經創造了1340萬個就業崗位。
但拜登政府産業和貿易政策的保護主義色彩與前總統特朗普時期並無二致。
實際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就把推進以提高效率、削減成本為最優先選項的自由貿易視為“面向低層次的競爭”。她認為這讓一些國家搭便車、攫取好處,導致美國的就業形勢和供應鏈不再穩固。
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秉持相同的貿易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戴維·奧特等人多年來的研究影響深遠,他們總結出的“中國衝擊”理論認為,來自中國的進口增長與美國的就業減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經濟增長顯著,美國一些受到進口衝擊的地區出現失業率增加、工資下降等現象。按照奧特的推算,這是導致1999年到2011年美國製造業崗位減少近100萬個、全産業崗位減少200萬到240萬個的重要原因。
曾擔任特朗普政府貿易顧問的彼得·納瓦羅和曾擔任商務部長的威爾伯·羅斯很早就接受了這一理論。他們將貿易視為“讓騙子享有不合理恩惠的零和博弈”,並將高關稅政策視為符合美國自身利益的真知灼見。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有識之士擔心,人們的關注點似乎過於集中在中國衝擊的負面效應上。與中國等國擴大貿易會帶給消費者更多實惠,增加出口的機會,促進産業的新陳代謝,所有這些都對衝了大部分消極影響。
日本專修大學教授大橋英夫説:“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趨勢變化對製造業的就業形勢産生了重大影響。”
問題在於故意誇大中國衝擊、將內顧經濟政策正當化的政治姿態。在最大限度發揮自由貿易效用的同時,通過強化安全網絡、充實教育和職業培訓減輕弱勢群體所受的痛苦才是應有的解決之道。奧特等人一直在對簡單化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發出警告。
即便如此,特朗普前政府仍然敵視威脅美國的貿易夥伴,不僅是中國,還對日本、歐洲加徵高額關稅。拜登政府雖説更強烈地意識到要降低依賴中國的供應鏈的風險,但在擴大自由貿易圈方面態度消極,與其前任的作風一脈相承。
即便程度不及特朗普時代,但更多向著貿易保護方向傾斜的拜登經濟學算不上是一種健全的經濟政策。
相關新聞
- 2022-08-22德國知名漢學家顧彬:“所謂‘中國威脅’是不存在的”
- 2023-06-02今天,RCEP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
新聞推薦
- 擴大免簽讓“下一站,中國”又火了2024-12-18
- 體驗更“絲滑”!首批8款境外錢包可掃微信收款碼支付2024-12-18
- 國臺辦:樂見包括上海居民在內的大陸居民早日恢復赴臺旅遊2024-12-18
- 以通促融 以惠促融 以情促融 福建全面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2024-12-18
- 廈門可直接採認80項台灣地區職業資格 累計採認台灣人才195名2024-12-18
- 你好 澳門!多彩、多元 “多巴胺”色系裏的澳門太靚了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