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連山,荒漠化治理的“敖漢樣板”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9-07 10:39:24 | 來源: 央視網 |
“踏山行川,不如三十二連山梯田望遠。”三十二連山生態建設工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薩力巴鄉,由32座山峰相連而成,總面積3.2萬畝,是以水準梯田建設為主,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典型。
三十二連山流域屬於風蝕水蝕區,在治理前,水土流失嚴重,曾給當地人民生産生活造成巨大損失,成為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1997年,時任薩力巴鄉分管農業的副鄉長韓旭東被任命為綜合治理工程的總指揮。多年後回憶起剛得知這一消息時的場景,他記得自己壓力很大,三十二連山是敖漢旗的“北大門”,“這個工程我們必須拿下”。
當時勘測發現這裡的坡度很大,適合修梯田。考慮到幾千畝梯田的巨大工程量,韓旭東和工程領導班子討論後,決定動員全鄉兩萬人、七八千名勞動力共同參與治理。韓旭東表示,最多的時候參與工程的有7000余人,漫山遍野都是揚塵和滿身灰塵的人。
從挖坑、植樹到修梯田,韓旭東全程參與。當時,他在山上連續呆了54天,沒有下過山,下山時他眼睛周邊都烏了,浮腫得睜不開眼,“我母親都認不出我來了”。
最終,歷時25天,周圍12個村子7000余名勞動力齊心修完了3200多畝梯田。68歲的韓旭東如今已退休十多年,再次提及多年前帶領各族幹部群眾讓荒山禿嶺變成沃野良田的這段經歷,他仍舊激動不已,“我這一生的工作生涯裏,也算是做了一件正事、一件好事吧”?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三十二連山完成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萬畝的集中連片工程,其中完成水保造林1.7萬畝,建設高標準水準梯田8020畝,農田防護林網30條、共2.5萬米,打造敖漢旗生態修復基地1.5萬畝,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沙塵滾滾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現在的片片綠洲。
三十二連山是敖漢旗幾代人堅守推進“生態立旗”的生動縮影。敖漢旗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旭東介紹,進入新世紀以來,敖漢旗依託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生態建設和保護工程等,初步建立了喬灌草、帶網片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在“三北”地區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截至2022年,敖漢旗有林面積已達572萬畝,其中人工林面積543萬畝,天然林面積2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4.17%;草地面積106.8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0%以上。(彭俊 隋佳桐 王靜遠 邢明)
相關新聞
- 2023-08-04當我首次踏上內蒙古大地——台灣青年內蒙古之行實錄一
- 2023-08-11在內蒙古的長城探尋——台灣青年內蒙古之行實錄二
- 2023-08-09“飛播”是怎樣綠了內蒙古阿拉善盟的?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