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當我首次踏上內蒙古大地——台灣青年內蒙古之行實錄一

作家席慕容在她的作品中這樣描繪大草原:草原像一塊巨大的碧綠磁石,用鬱鬱蒼蒼的吸引力,召喚著各地的人們前來瞻仰、膜拜、探尋……今年七月下旬,海峽飛虹中文網邀請我做節目,讓我終於有機會踏上內蒙古大地,見到了那片大地上碧綠磁石一般的大草原。

 

離開台灣到大陸讀書、工作,我都是待在南方的城市,珠三角、長三角那濕潤的空氣包裹著我,很少踏足北方。所以,對於北方的氣候我是相當敏感的。這次內蒙古之行,我從廣州飛向呼和浩特。在三個半小時的航程裏,眼見著地表植被從枝繁葉茂過度到細枝針葉。飛機平穩降落,機艙門打開,北方乾燥的風立刻撲面而來,令我回過神兒來——我已然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從白塔機場取了行李,搭乘地鐵坐了三站便到達呼和浩特東站,再乘動車前往烏蘭察布市。一路輾轉,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我所看到的標識牌都是用漢字和蒙文共同標注的。

 

當我首次踏上內蒙古大地——台灣青年內蒙古之行實錄一

 

呼和浩特白塔機場的地鐵一號線,用漢蒙雙語標注站點名稱。

 

經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我看見的蒙文叫“回鶻式蒙文”,以直行撰寫,每個文字均有一豎,伴隨著左側的或勾、或撇、或圈,表示著不同的音調與聲形。西元1204年,鐵木真征服了乃蠻部,乃蠻部的掌印官塔塔統阿攜帶著象徵王權的金印僥倖逃脫,可是後來又被鐵木真的大軍抓住。鐵木真非常欣賞塔塔統阿忠於職守的舉動,於是命他掌管蒙古國的文書印信。塔塔統阿不負鐵木真的信任,竭盡所能地幫助鐵木真。鋻於當時蒙古族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塔塔統阿便以成熟的回鶻文字為基礎,創造出蒙古文字,後來被文字學界稱為回鶻式蒙古文。

 

讀著這些資料,我眼前演繹出了一幅精彩的電影畫面:八百多年前,一位心存鴻鵠之志的察哈爾部族領袖與被他征服的乃蠻部遺臣對望一笑,從此,兩位偉大的人物齊心成就了一條文化治理的康莊大道。領袖的微笑是愛惜人才的邀約,遺臣的回笑則是對領袖志向的認同。這相視一笑創造了不朽的回鶻式蒙古文,對外傳遞和延續蒙古文化,對內強化部族的向心力。在我看來,塔塔統阿造就的簡直就是一支文字雄兵,它幫助鐵木真橫掃天下所向披靡,掠過歷史長河流傳至今,就連元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師八斯巴創造的蒙古新字也沒能撼動它的地位。

 

當我首次踏上內蒙古大地——台灣青年內蒙古之行實錄一

 

內蒙古的美食手抓羊肉

 

到了內蒙古不吃羊肉就太遺憾了。大草原的飲食文化頗具豪情,這豪情的基因融入掌勺人上下翻飛的大勺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手抓羊肉。將蒸熟的羊肉大塊現切,沾著韭菜花醬或者蒜蓉辣醬,一口進去,滿滿的羊肉清香混合著醬料的味道在舌尖盤旋。後來我才明白“手抓”的意思,就是能夠呈現食物原有風味的烹飪方法,不做任何過度的調味,這讓我聯想起了嶺南的清蒸魚,簡直是異曲同工。最高檔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調方式便是一道美味佳肴。除了上好的肉品,內蒙古作為中國北方乃至全國最大的乳製品生産基地,牛乳的品質也是一絕。由牛奶衍生出來的酸奶、冰棍、奶片等,飽含著只有草原上才能呈現出來的濃郁口感。

 

站在一望無際的內蒙古大草原上遠眺,地平線與天際線重合,久違的空曠感讓我暢快淋漓地吐盡胸中濁氣。看著高低起伏、道路略微崎嶇的大草原,我的腦海中竟然開始模擬起元朝大軍草原鐵騎的行軍動線:一匹匹駿馬在草原上狂奔,將偉大的東方民族的聲威帶出了亞洲,直至歐洲、非洲。我猜想,或許成吉思汗也沒有料到他的子孫會如此驍勇善戰,竟然勾勒出了中國歷朝歷代最大的疆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

 

當我首次踏上內蒙古大地——台灣青年內蒙古之行實錄一

 

地平線與天際線重合的大草原

 

初到內蒙古,我感覺處處可見遊牧文化的影子,縱然逐水草而居者已經不多,但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果讓內蒙古獨樹一幟。2018年,內蒙古包頭市舉辦了第二十六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余秋雨先生到會並致辭説,草原文化是內蒙古向文化強區跨越的一個立足點,草原文明代表著中華軍事文化曾經的峰值。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草原文化不僅給中華文化的審美帶來新的元素,也將會煥發出自身新的生機,在生活習俗、在工商百態、在民間傳唱的藝術創作中,向現代人持續傳達輝煌的烙印。(作者並配圖:謝建鋐)

 

夏日裏的元上都遺址

2023-07-25

夏日裏的元上都遺址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元上都遺址(無人機照片)。

 

夏日,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元上都遺址一片翠綠。2012年,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新華網發 (張揚 攝)

 

夏日裏的元上都遺址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元上都遺址(無人機照片)。

 

夏日裏的元上都遺址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元上都遺址(無人機照片)。新華網發 (張揚 攝)

 

夏日裏的元上都遺址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元上都遺址(無人機照片)。新華網發 (張揚 攝)

 

夏日裏的元上都遺址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元上都遺址(無人機照片)。新華網發 (張揚 攝)

展開全文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返青景色美

2023-06-02

正值初夏,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陸續進入返青期,綠草如毯,風景如畫。(呂昊俊)

展開全文

潮頭觀瀾丨祖國北疆的綠色答卷

2023-06-09

潮頭觀瀾丨祖國北疆的綠色答卷

 

6月的河套平原,小麥抽穗,玉米拔節,烏蘭布和沙漠梭梭泛綠,紅柳冒芽,整個內蒙古大草原正在陸續返青。

 

內蒙古是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境內分佈著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是國家“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的重要區域。

 

潮頭觀瀾丨祖國北疆的綠色答卷

 

這是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境內的莫日格勒河(2021年7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內蒙古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近10年,內蒙古累計完成營造林1.27億畝,種草2.89億畝,規模均居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蓋度目前分別達到20.79%和45%,生態服務功能持續提升,交出了一份生態文明建設的亮眼“成績單”。

 

潮頭觀瀾丨祖國北疆的綠色答卷

 

這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的烏梁素海夏日美景(2023年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地處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重要的自然“凈化區”。20世紀90年代,烏梁素海生態功能一度嚴重退化。近些年,巴彥淖爾市對烏梁素海流域實施系統化綜合治理,從過去單純的“治湖泊”轉變為系統的“治流域”,重現“塞外明珠”風姿。烏梁素海湖心斷面水質由劣Ⅴ類提高到Ⅳ類。

 

保護草原、森林是內蒙古生態系統保護的首要任務。到2020年“三北”工程五期工程結束,內蒙古累計完成建設任務1.19億畝,佔全國的25.1%。同時,內蒙古還大力組織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水土保持等重點工程,實施並不斷完善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

 

潮頭觀瀾丨祖國北疆的綠色答卷

 

這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美麗的乃林高勒草原風光(2019年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內蒙古還啟動實施了烏梁素海流域、科爾沁草原等2個國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治理試點項目,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近10年,內蒙古年均防沙治沙1200萬畝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

 

通過衛星遙感地圖觀察烏蘭布和沙漠,幾十年來綠色區塊面積不斷擴大。從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到肉蓯蓉、沙漠葡萄、沙漠有機畜牧業和生態旅遊業紅火發展,沙區農牧民切實感受到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帶來的獲得感。

 

潮頭觀瀾丨祖國北疆的綠色答卷

 

這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腹地的七星湖景區(2021年7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的達拉特旗柴登嘎查,346萬塊藍色光伏板隨著綿延的沙漠起伏,如陣陣波濤,在漫漫沙海中涌動成3000萬平方米的“光伏海洋”。光伏板下,藥材、牧草茂密生長。

 

潮頭觀瀾丨祖國北疆的綠色答卷

 

這是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拍攝的光伏發電基地。(2023年3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內蒙古正加速從化石能源大區向清潔能源大區轉變,全區新能源發電量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千瓦時,今年前4個月,新增新能源裝機並網規模是去年同期的5倍。

 

記者:于長洪、張雲龍、張麗娜、王靖、魏婧宇

 

視覺|編輯:吳晶晶、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聯合出品

展開全文

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 把握戰略定位堅持綠色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2023-06-09

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

 

把握戰略定位堅持綠色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黨中央對內蒙古的戰略定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進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建設“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上展現新作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 把握戰略定位堅持綠色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6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這是8日上午,習近平在呼和浩特聽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彙報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6月7日至8日,習近平在巴彥淖爾市考察並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後,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陪同下,來到呼和浩特市調研。

 

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 把握戰略定位堅持綠色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6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這是7日下午,習近平在呼和浩特中環産業園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7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中環産業園考察。在園區展廳,習近平聽取當地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産業、促進産業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情況介紹。隨後,習近平來到生産車間實地察看産品生産流程,詳細了解園區企業半導體和光伏材料等産品的研發生産情況。他強調,堅持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推動傳統能源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內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在這方面內蒙古方向明確、路子對頭、前景很好,大有作為、大有前途。離開園區時,習近平親切地對前來歡送的企業員工説,你們企業和園區辦得不錯,看了感到很提氣。現在,我們要靠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來攻克科技難關。構建國內大循環是為了保證極端情況下國民經濟能夠正常運行,這同參與國際經濟循環是不矛盾的。我們堅定不移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敞開大門搞建設,一起合作實現共贏。習近平祝願企業和員工繼續努力,芝麻開花節節高,更上一層樓。

 

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 把握戰略定位堅持綠色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6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這是7日下午,習近平在呼和浩特中環産業園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8日上午,習近平聽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彙報,對內蒙古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

 

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 把握戰略定位堅持綠色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6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這是8日上午,習近平在呼和浩特聽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彙報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習近平強調,要加快優化産業結構,積極發展優勢特色産業。內蒙古是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和中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優化産業結構必須立足這些稟賦特點和戰略定位,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積極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加快構建體現內蒙古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要發揮好能源産業優勢,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要發揮好戰略資源優勢,加強戰略資源的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範化管理,加強能源資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戰略資源産業發展好。要發揮好農牧業優勢,從土地、科技、種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穩步優化農牧業區域佈局和生産結構,推動農牧業轉型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抓好農畜産品精深加工和綠色有機品牌打造,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牧業高品質發展。要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升對外開放水準,構築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在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東三省的聯通,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習近平指出,築牢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精心組織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點工程,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落實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強化天然林保護和水土保持,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加快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態綜合治理,加強荒漠化治理和濕地保護,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國北疆構築起萬里綠色長城。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綠進沙退”的好勢頭,分類施策、集中力量開展重點地區規模化防沙治沙,不斷創新完善治沙模式,提高治沙綜合效益。

 

習近平強調,從全國來看,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的任務在一些邊疆民族地區。這些邊疆民族地區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隊。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要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把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的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完善政策體系,強化培訓服務,精準有效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各項政策措施,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群體就業。要開拓就業渠道,加強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人等困難人員就業兜底幫扶。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參保擴面,加大社會救助、醫療救助、低保和困難家庭保障扶持措施,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産,把制度完善起來,把責任落實下去,盡最大努力防範各類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習近平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無論是出臺法律法規還是政策措施,都要著眼于強化中華民族的共同性、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堅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確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要統籌城鄉建設佈局規劃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創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

 

習近平強調,通過集中教育推動全黨以自我革命精神解決黨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是一條重要歷史經驗。人民群眾看主題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觀的感受是看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黨員幹部作風是否有明顯進步。要抓實以學正風,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學查改相貫通,對標黨風要求找差距、對表黨性要求查根源、對照黨紀要求明舉措,增強檢視整改實效。要大興務實之風,抓好調查研究,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實、基礎打實、步子邁實,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將調查研究發揚光大。要弘揚清廉之風,教育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權力觀,全面查找廉潔風險點,築牢思想防線,堅守法紀紅線。要按照“三不腐”要求健全相關制度、嚴格執紀,建好護欄。要養成儉樸之風,把生活作風問題作為檢視整改的重要內容,督促廣大黨員幹部保持清醒頭腦,築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的堤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陪同考察。

 

李幹傑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主題教育中央第一指導組負責同志參加彙報會。

展開全文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2023-06-15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牧民騎馬在草原上放牧。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六月草原,天高雲淡,牛羊成群,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迎來一年當中最美的時節。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藍天、白雲、綠草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美不勝收。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上,牧民在騎摩托轉場。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風光。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風光。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風光。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風光。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風光。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風光。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夏日草原 牧歌悠長

 

圖為6月13日,呼倫貝爾草原風光。新華網發(呂昊俊 攝)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