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學者許志宏:在陸臺胞應成為中國故事的有力講述者

臺籍學者許志宏:在陸臺胞應成為中國故事的有力講述者

 

浙江大學遺傳學教授許志宏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國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中國台灣網廣州5月30日訊 (記者 張亞靜) “守護中華民族的家園及未來,是全球所有華夏兒女的共同責任。”浙江大學遺傳學教授許志宏在第四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上表示,站在全體中國人的立場,兩岸統一,是復興中華民族的關鍵步驟。以台灣視角而言,參與民族復興是責任也是義務,而復興所帶來的民族尊嚴、榮光及機遇,更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以“守護共同家園 共創民族未來”為主題的第四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29日在廣州開幕。海峽兩岸有關方面、黨派團體負責人和代表,專家學者及臺胞臺青代表200余人出席。

 

“兩岸同根同源,共同推進民族復興乃天經地義。”許志宏在活動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由於台灣的教改,目前台灣民眾對歷史及民族認同相當模糊。兩岸現況的本質是歷史遺留問題,因此從歷史角度來理解,則一切就會簡單清晰許多。

 

許志宏指出,可以從歷史出發,思考如何“喚醒台灣的民族認同”。目前台灣的年輕一代對兩岸的認知基本缺乏,因此可用精簡但直擊核心的歷史論述向台灣青年解釋兩岸關係,幫助他們去思考,激起年輕一代去尋找答案的好奇心。“在這個資訊爆炸,短視頻氾濫,大家對嚴肅內容缺乏耐心的時代,如何凝練歷史脈絡,在極短的時間內清楚地向年輕朋友訴説歷史,值得我們思考。”

 

許志宏進一步指出,應鼓勵歷史主題的交流活動,淵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是刻在血脈中的文化印記,實際體驗“歷史”對喚起民族認同,收效宏大。歷史主題的交流參訪,其實不分年齡,越早越好。

 

2018年,許志宏到浙江大學醫學院擔任博導研究員,帶領科研團隊,是醫學院引進的首位臺籍高層次人才。2023年,許志宏以“細胞內的赤壁之戰”比喻新鑒定出來的生物學機制,獲選為國際重要生物醫學期刊的封面。

 

“認識歷史,了解現況,攜手未來,積極奮鬥是兩岸同胞在個人發展和民族復興中所應該共同承擔的責任。”許志宏表示,作為在陸臺胞,也應盡全力於本職工作。他以自己作為科研人員為例,指出努力做出讓別人認同的成果,便能以科研為本宣揚中華文化。“我們不應該只是兩岸融合的橋梁,更應該努力奮鬥本職工作,讓自己成為兩岸融合的成果結晶,進而成為中國故事的有力講述者。”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