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全文)

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2024年6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使節,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70年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式發表,成為國際關係史上的偉大創舉,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就是要在新形勢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強勁動力。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各位嘉賓和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在近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處理國與國關係,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促進全人類發展與進步,始終是各國不懈探索的重大命題。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創立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選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風起雲湧,世界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同時,冷戰陰雲籠罩世界,“強權即公理”甚囂塵上。剛剛獲得獨立的新生國家渴望維護國家主權、發展民族經濟。新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積極謀求同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努力改善外部環境尤其是周邊環境。在此背景下,中國領導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將其納入中印、中緬聯合聲明,共同倡導將五項原則確立為指導國家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誕生於亞洲,迅速走向世界。1955年,20多個亞非國家出席萬隆會議,在五項原則基礎上提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十項原則,倡導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不結盟運動將五項原則作為指導原則。1970年第二十五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國際法原則宣言》、1974年第六屆特別聯大通過的《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都明確採納五項原則。五項原則被相繼載入一系列重要國際文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遵循。

 

7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跨越時空、超越隔閡,經久愈韌、歷久彌新,成為開放包容、普遍適用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第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國際關係和國際法治樹立了歷史標杆。五項原則充分體現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順應國際關係發展的時代潮流,符合世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同時,強調國與國關係相互、平等的實踐要求,凸顯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的國際法治精神。五項原則涵蓋國與國在政治、安全、經濟、外交等方面和平共處的基本規範,為各國踐行國際法治精神、建立正確相處方式提供了準確清晰、行之有效的行為準則。

 

第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建立和發展關係提供了正確指導。凡是遵循五項原則,即使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發展水準和體量規模不同的國家,也完全可以建立和發展相互信任和友好合作的關係。五項原則為和平解決國家間歷史遺留問題及國際爭端開闢了嶄新道路,超越了“集團政治”、“勢力範圍”等陳舊狹隘觀念和對立對抗思維。

 

第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聯合自強匯聚了強大合力。五項原則凝結了發展中國家對改變自身命運、追求變革進步的深刻思考。在五項原則激勵和鼓舞下,越來越多亞非拉國家相互聲援和支持,奮起抵禦外來干涉,成功走出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五項原則還促進了南南合作,推動了南北關係改善和發展。

 

第四,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國際秩序改革和完善貢獻了歷史智慧。五項原則的出發點就是維護弱小國家在強權政治環境中的利益和訴求,旗幟鮮明反帝、反殖、反霸,摒棄了窮兵黷武、以強淩弱的叢林法則,為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

 

歷經70年歲月洗禮,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財富,值得悉心珍視、繼承、弘揚。在此,我謹對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老一輩領導人表示深切緬懷,對長期以來堅持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各國有識之士致以崇高敬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歷史的接力一棒接著一棒向前奔跑,人類進步事業在對時代之問的回答中一程接著一程向前邁進。70年前,面對熱戰的慘痛浩劫和冷戰的分裂對峙,那一代人為了維護和平、捍衛主權,給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歷史答案。這個答案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不僅沒有褪色過時,反而煥發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70年後的今天,面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課題,中國又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時代答案。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願景轉化為豐富實踐,有力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脈相承,都根植于親仁善鄰、講信修睦、協和萬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彰顯了中國外交自信自立、堅持正義、扶弱揚善的精神風骨,都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世界情懷,都展現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是新形勢下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好的傳承、弘揚、昇華。

 

這一理念立足於國與國命運交織、休戚與共的客觀現實,樹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範。中國主張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各國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人類社會實現更加安全、更加繁榮的和平共處。

 

這一理念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開闢了和平和進步的新境界。中國呼籲各方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堅守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初心,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構建新型國際關係,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增進各國人民共同利益。

 

這一理念著眼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豐富了發展和安全的新實踐。中國團結各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實現從雙邊到多邊、從區域到全球、從發展到安全、從合作到治理的歷史跨越,有力引領和推動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國際社會帶來和平穩定的前景,為各國人民增添繁榮發展的福祉。

 

在歷史的關鍵當口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對人類文明的探索沒有窮期,對建設美好世界的努力不會止步。無論世界怎麼發展,都改變不了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我們要以同球共濟精神珍愛和呵護地球,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生存的樂土。

 

未來值得期許,挑戰必須應對。面對和平還是戰爭、繁榮還是衰退、團結還是對抗的歷史抉擇,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內涵,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不懈努力。

 

——我們要堅持主權平等的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髓,就是所有國家一律主權平等,在此基礎上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不能以大壓小、以強淩弱、以富欺貧。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就是主張要確保各國都能在多極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遵守國際法前提下發揮應有的作用,確保世界多極化進程總體穩定和具有建設性。

 

——我們要夯實相互尊重的基礎。國家之間打交道,首先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擺在前面。要尊重各國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發展階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要共同維護好不干涉別國內政這一“黃金法則”,共同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搞陣營對抗和各種“小圈子”,反對強迫別國選邊站隊。

 

——我們要實現和平安全的願景。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各國必須共擔維護和平責任,同走和平發展道路,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在國與國相互依存的今天,追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獨享安全是行不通的。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就是倡導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促安全,構建起更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

 

——我們要匯聚共築繁榮的動力。中國有句古語“仁者愛人,智者利人。”拉美也有哲言“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國”,阿拉伯諺語則説“人心齊,火苗密;人心散,火不燃。”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需要的不是製造分裂的鴻溝,而是架起溝通的橋梁;不是升起對抗的鐵幕,而是鋪就合作的坦途。我們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全球發展倡議,目的就是要實現增長機遇的普惠,推動發展道路的包容,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讓“地球村”裏的國家共謀發展繁榮,讓共贏的理念成為共識。

 

——我們要秉持公道正義的理念。沒有公道正義,強權政治就會橫行無忌,弱肉強食就會大行其道。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聯合國權威和核心地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從未過時,反而更加重要。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就是要堅持國際規則由各國共同書寫、共同維護。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國商量著辦,不能允許誰的“胳膊粗”就聽誰的。

 

——我們要展現開放包容的胸襟。世界各國猶如乘坐在同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這艘船承載的不僅是和平期許、經濟繁榮、科技進步,還承載著文明多樣性和人類永續發展的夢想。歷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見、彼此成就,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大發展、大繁榮,書寫了美美與共、交流互鑒的燦爛篇章。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就是旨在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促進各種文明包容互鑒。這個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發展、共同進步。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學互鑒中兼收並蓄、交相輝映。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70年曆史發展反復證明,加強團結合作、增進溝通理解是各國共迎挑戰、共創未來的有效途徑。環顧世界,“全球南方”聲勢卓然壯大,為推動人類進步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球南方”應當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攜手共進,走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列。

 

我們要共同做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分歧和爭端,建設性參與國際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共同做開放發展的中堅力量,推動發展重回國際議程中心位置,重振全球發展夥伴關係,深化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共同做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推動全球治理架構更為均衡有效;共同做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增進世界各國不同文明溝通對話,加強治國理政交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地方、民間、青年等領域交往。

 

為更好支持“全球南方”合作,中方將設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未來5年向“全球南方”國家提供1000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卓越獎學金”名額、提供10萬個研修培訓名額,並啟動“全球南方”青年領軍者計劃。中方將繼續用好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關方共同設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三方合作示範中心,支持“全球南方”國家經濟發展。中方將在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續設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增加1000萬美元等值人民幣捐款,用於支持“全球南方”農業發展。中方願同更多“全球南方”國家商談自由貿易安排,繼續支持世界貿易組織發起的促貿援助倡議並持續注資“中國項目”,歡迎更多“全球南方”國家加入《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國際經貿合作框架倡議》。從現在起至2030年,中國自發展中國家累計進口額有望超過8萬億美元。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早已載入中國憲法,成為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當前,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征程上,中國將繼續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各國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不會改變。我們絕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也絕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而是走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在和平和安全問題上,中國是世界上紀錄最好的大國。我們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在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以及涉及朝鮮半島、伊朗、緬甸、阿富汗等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

 

中國同各國友好合作的決心不會改變。我們積極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致力於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中國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格局。中國堅持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中國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髮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中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完善。

 

中國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14億多中國人民整體邁入現代化,意味著形成一個超過現有發達國家規模總和的巨大市場。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永遠不會關上。我們正在謀劃和實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繼續擴大制度型開放,形成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搞“小院高墻”、“脫鉤斷鏈”,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只會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這是中國革命先驅100年前説過的話。今天,推動人類和平和發展事業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讓我們以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為起點,肩負歷史使命,攜手勇毅前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