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代表在京共商二十四節氣文化保護傳承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7-11 11:55:54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鬱瓊源)海峽兩岸節氣文化傳承弘揚座談會9日在京召開。與會的兩岸專家學者就如何進一步攜手傳承、弘揚、發展二十四節氣文化開展交流和研討。
本次會議由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和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共同主辦,來自海峽兩岸近百名專家學者參會。會議舉行了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台灣分會授牌儀式,商議入島舉辦二十四節氣文化藝術展,以及在福建選址籌建二十四節氣展館等事宜。
201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根植于厚重悠遠、博大精深的農耕文明,承載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智慧,是海峽兩岸炎黃子孫共同傳承千年、歷久彌新的優秀傳統文化。
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黨委書記、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理事長隋斌説,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標識,在促進農業生産、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健康生活和社會和諧等五個方面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兩岸同胞要攜起手來,以節氣文化的深入交流,進一步推動兩岸的廣泛交流,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更大貢獻。
台灣二十四節氣文化協會名譽理事長、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台灣分會名譽會長洪孟啟説,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生活實踐,反映中國人民的人生觀,體現了中國人民將生活哲學融入社會生活的思想自覺。海峽兩岸血脈相連,同文同族,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二十四節氣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標簽:兩岸交流
相關新聞
- 2024-06-21夏至已至,美好始長☀️分享夏日專屬配色~
- 2024-06-05芒種在“忙”啥?
- 2024-04-19學習時節|“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誌”
- 2024-04-19穀雨:雨落生百谷 萬物皆可期
新聞推薦
- 履職擔當建言獻策 共話“兩會”好聲音——臺界政協委員兩會如是説2025-02-24
- 大陸首個“臺胞臺青創業就業基地服務聯盟”在廈成立2025-02-24
- “小三通”航線春運客流增長,單日客流量創新高2025-02-24
- 台灣南投縣青年代表團參訪武漢2025-02-24
- 寧波市北侖區組織臺胞臺屬觀看《哪吒2》“咱們中國電影最棒”2025-02-24
- 民進黨的黑手,又一次伸進了台灣校園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