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米幹店老闆雲南尋根:我始終記得自己是從哪來的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9-02 11:27:2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9月2日訊(記者 劉琳)“在台灣,常聽到一句閩南俗語‘吃水果,拜樹頭’,大概意思是:吃水果,要感謝果樹,也就是不要忘本。”張國偉説,“我常跟兒子講,我們要記得我們是從哪來的,記得我們的根在哪。”
張國偉和兒子在滇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鶴慶銀器鍛制。 (中國台灣網記者 嚴少楷 攝)
張國偉,祖籍雲南,現在台灣龍崗地區的忠貞新村經營著一家雲南料理米幹店。據張國偉介紹,目前忠貞新村的居民大多是異域孤軍的後裔,因為許多異域孤軍來自雲南,所以村子裏就逐漸聚集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雲南小吃店。
“米幹”,一種由純米製作,將米粉磨漿後進行蒸制、切條,煮熟後舀入高湯,放入配料而成的雲南特色食物,逐漸成為了忠貞新村的標誌性美食,也撐起了當地雲南味道的半壁江山。
張國偉在店裏端著剛剛製作好的米幹準備送給客人。(中國台灣網 發)
2005年,張國偉從父親手中接棒開始經營家裏的米幹店。在名為“忠貞雲鄉米幹”的店裏,除了米幹這個招牌料理之外,米線、粑粑絲、稀豆粉、豌豆粉、炸豆粉、炸豌豆片等,也是他日常會賣的雲南味。每天淩晨四點,他就開始為一天的營生忙碌。這一做,便是近20年。
張國偉在攤晾剛剛製作出的米幹。 (中國台灣網 發)
“雖然我每天賣的是雲南味,但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雲南味。”雲南當地做料理會用哪些食材?用的香料和自己用的一樣嗎?
雖然從小就聽父母説自己祖籍是雲南,但張國偉出生在緬甸,7歲時就跟隨父母去了台灣,從未踏足雲南。雲南是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味道?又有什麼樣的天氣?到雲南一探究竟,成了張國偉長久以來心心唸唸的事。
八月中旬,借著到雲南參加“兩岸青年職業技術和民族文化研習營”的機會,他帶著外傅之年的兒子跨越海峽,來到了一直令他魂牽夢縈的彩雲之南。
雲南?故鄉!
“來雲南之前,我對這裡並沒有太多的想像。”張國偉坦言,除了經常從父母口中聽聞自己的祖籍地是雲南,他對雲南的了解尚且局限在歷史和地理課本之中。
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後,通過體驗和了解,他欣喜地發現,自己做米線時會用到的花椒、草果、芝麻油等香料基底,雲南當地人也會用!豌豆粉這道菜,在雲南當地的婚喪宴席上也是“常客”!地地道道的餌絲入口,張國偉發覺,自己做的味道,原來和在這邊品嘗到的口味基本一致!“有一種回到‘故鄉’的感覺。”張國偉説。
話音未落,他的眼眶便開始慢慢紅了起來。隨即,熱淚在他的黑框眼鏡下如決堤洪水奪眶而出。情緒平復片刻後,他肯定地説:“我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
食物對味蕾的刺激,在張國偉回憶起的那一刻,再次狠狠擊中了他。那似曾相識的味道,似乎讓他不可抗拒地驗明瞭自己的來處。
“品嘗到雲南的食物,體驗到雲南的文化,我感覺我們祖輩確確實實就是這裡人。我們只是兜兜轉轉去了遠方,去了另一個生存發展的地方。”張國偉感慨道。
回到台灣後,張國偉計劃在自己的米幹店加入一些文化元素,讓來到店裏的食客既能品嘗到雲南美食,又能感受到雲南的民族文化。
“兩岸有許多共同的東西,需要多交流往來讓我們意識到這一點”
也許是因為長期經營餐廳,張國偉對食物的特別關注總是格外引人注目。在雲南的特色餐廳用餐時,他總是會特別認真地端詳和品味每一道菜。有時,他會直接向店員詢問做法並認真記錄,有時還會拿起手機拍攝記錄,並與另一端同為雲南人的太太即時分享。
“我會特別去看這裡做食物用的香料基底,拍下來就第一時間和太太分享,我會告訴她,我們在台灣用的香料和這邊一樣!”言語之中,張國偉難掩內心的激動和興奮之情。
其實,張國偉此行來滇的收穫遠不止于在舌尖。出發到雲南之前,張國偉因不慎跌下床而致左胸第11根肋骨斷裂。剛開始,他一咳嗽就會疼痛難耐。在使用了雲南的白藥噴霧兩天后,他感到刺痛趨緩,漸漸可以大步走路。“我過去印象中的雲南白藥就是有紅色‘救命丸’的一小瓶藥粉,不知道白藥已經運用現代科技做出了比西藥更好的産品!”張國偉笑稱,自己十分願意為雲南白藥代言。
在他看來,兩岸之間真的需要保持溝通才能不斷刷新對於最新發展成果的認知。在參訪了沙溪古鎮,了解了雲南沱茶發展、茶馬古道歷史,領略了雲南高原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及少數民族文化後,張國偉説自己收穫頗豐,但也由衷感慨,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去深入了解和學習。他表示:“我們擁有許多共同的東西,真的需要通過多交流往來讓兩岸同胞意識到這一點。”
“我們是中國人,這件事毋庸置疑”
正如父母從小會跟自己説“家裏的祖籍地是雲南”,張國偉也會如此告訴自己的孩子。
張國偉的兒子張軒愷表示,自己二年級時,曾經因為在班上介紹自己“祖籍是雲南”而招致小夥伴唏噓。當時小小年紀的張軒愷,難過不已。
“我們祖輩從雲南去到緬甸,後來又到台灣,所以我們是中國人這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不需要爭辯什麼。”張國偉這樣開導兒子。
在他的悉心教育下,兒子張軒愷雖然才只有10歲,但卻對家鄉和祖國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張軒愷説:“在台灣居住的很多人可能以前都是從大陸遷移過去的,但他們可能只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就是炎黃子孫。”
張軒愷和父親在滇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鶴慶銀器鍛制。 (中國台灣網記者 嚴少楷 攝)
“台灣很小,世界很大。如今,世界各國都紛紛到中國大陸來尋找發展機遇,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秉持的是王道精神,不是霸道精神。”張國偉常常這樣和孩子講。他期待著自己的孩子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獲得更廣的視野,也希望孩子未來有機會可以來到大陸學習、發展。
【記者手記】
在張國偉的家中,有兩樣東西得以傳承。一是製作雲南料理的手藝,二是對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那一碗碗米幹,寄託了張國偉和家人對“故鄉”深切的思念,也慰藉了無數食客濃濃的鄉愁。他對孩子的教誨,是對民族身份認同的傳承,也是對民族情懷的彰顯。正如張國偉常對孩子所講,“我們要記得我們是從哪來的,記得我們的根在哪”,無論身在何處,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身份始終應當被銘記。
相關新聞
- 2024-08-21在武漢,邂逅“台灣”
- 2024-08-205戶臺胞家庭獲評“2024年度天津市最美家庭”
- 2024-08-15淮安市實現臺胞就醫線上預約 掛號服務三級醫院全覆蓋
- 2024-08-14山西舉辦“兩岸一家親 攜手創未來”臺胞聯誼座談會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