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小生態”融合“大生態”齊發力 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3-24 10:52:15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開幕。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2024年三季度以來,中國出臺了一批有針對性的財政增量政策,這些政策堅持系統設計、注重集成創新、突出精準施策、把握力度時機,推動經濟明顯回升,社會信心有效提振。
在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帶動下,前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産投資分別同比增長5.9%、4%和4.1%,均高於上年全年的增速,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的態勢。
藍佛安表示,當前,中國推出的財政政策堅持系統設計,綜合考慮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目標。用改革的思路謀劃實施財政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同時,注重集成創新,推動形成政策合力。
藍佛安介紹,加強政策創新,安排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東資本回收閒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對專項債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強化政策集成,組合運用多種財稅工具,加強與貨幣等政策相互配合、同向發力,提升整體的效能。
藍佛安還表示,中國財政政策還突出精準施策,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經濟循環暢通。同時,把握力度時機,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藍佛安介紹,在力度上,好用足政策空間,對確定的領域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主動靠前發力,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加快債券發行使用,儘快形成實際支出。在節奏上,一次謀劃、分步實施、持續用力。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備足政策工具箱。
藍佛安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和財政實力明顯增強,宏觀調控和財政治理的實踐經驗更加豐富,為應對可能出現的衝擊和挑戰預留了充足的財政空間。 中國將多措並舉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記者從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了解到,2025年,中國將牢牢把握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李樂成表示,2025年,中國將加大高品質科技供給,深入實施製造業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行動,在人形機器人、原子級製造等新興領域謀劃佈局一批新的國家科技重大項目。鼓勵和支持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國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為全球提供創新“源動力”。同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李樂成介紹,中國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推動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積極支持外資企業在華創新創業,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中國將出臺推進科技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國家技術交易服務平臺和國家級製造業中試平臺建設,以市場化機制催生一批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成果轉化對接和創新創業平臺,加快先進技術、産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轉化落地,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此外,中國還將繼續優化創新營商環境。
李樂成介紹,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金融、人才、數據等創新要素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流通。深化産學研協同創新,加快構建若干開放多元的創新“小生態”,共同繁榮全球融合發展的“大生態”。
相關新聞
- 2025-02-20科技助力摸清綠色文物“家底” 3年完成第三次資源普查
- 2025-01-07生態環境領域十大熱詞看2024美麗中國建設新成效
- 2025-01-02新修訂的海洋環境保護法施行一年間——守護好碧海銀灘
- 2024-12-16“稀客”變“常客” 甘肅何以在候鳥界“聲名大噪”?
新聞推薦
- 關稅衝擊之下,如何辦好自己的事?2025-04-11
- 晶片國産化率超九成 全國首個“四算合一”算力網絡調度平臺建成2025-04-11
- 一館連兩岸 家書續情緣2025-04-11
- 臺青施品卉榮獲“南昌市三八紅旗手”表彰2025-04-11
- 台灣科技館首秀電博會 助推兩岸高新科技融合2025-04-11
- “逐夢浙裏·創享未來”2025兩岸青年微短劇網絡大賽啟動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