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願購美更多産品表態遭質疑

台灣《經濟日報》網站4月24日報道,臺所謂“駐美代表”23日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願意向美國企業購買更多武器、液化天然氣和農産品,以便縮減對美國的貿易逆差。

 

臺“駐美代表”表示,與美國就降低台灣進口商品關稅的談判“進展順利”,台灣準備好降低“對等關稅”,移除非貿易壁壘,並且支持台灣企業增加在美國的投資。

 

另據台灣聯合新聞網4月24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政策,臺“駐美代表”表示,台灣被課徵32%的關稅,當時非常驚訝;但台灣已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過程非常順利。

 

臺“駐美代表”指出,賴清德日前已在彭博社的投書中點名台灣的應對方案,包括降低關稅(可能調降至零關稅),增加對美投資,取消非關稅障礙,增加對美軍購,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和工業産品等,以降低臺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

 

據台灣中廣新聞網4月24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暫緩實施“對等關稅”政策,臺美持續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公佈“10項不公平貿易行為”,其中特別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産品原産地標示及對某些美牛産品實施繁瑣檢查,在野擔憂農産品關稅、食安標示等成為臺美關稅談判籌碼,甚至被迫鬆綁對美豬和美牛的“檢驗、標示”。對此,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負責人邱泰源24日強調,衛生主管部門一定會堅持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國際標準與市場稽查四大原則,相關規定一體適用,沒有針對哪一個國家。

 

又據台灣“中時新聞網”4月23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暫緩“對等關稅”90天,民代關心臺美談判進度。臺當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卓榮泰22日表示,台灣在優先行列,現已備妥所有談判方案,會在9月前談。是否加碼美債?卓榮泰回應,為第二次臺美關稅協商,會做好各種談判策略準備,“美債只是選項之一,非一定”。

 

無黨籍民代高金素梅質疑臺當局因應“對等關稅”錯估形勢、手忙腳亂,只會盲目順從美國。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4月23日報道,美國商務部已對台灣特定單體和低聚物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此案一共涉及7家台灣化工領域的企業。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23日證實,美國商務部于4月16日公告對台灣與韓國的單體和低聚物展開反傾銷調查,同時對台灣進行反補貼調查。據統計,去年美國自台灣進口單體和低聚物約7938萬美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