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漢族當“其餘人口”?賴當局“5·20”前又拋“獨計”

近期,有島內媒體關注到,賴當局正在對台灣社會“去漢化”。臺行政機構官網在介紹台灣人口組成時寫道,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所謂“原住民族群”,外來人口占1.2%,其餘人口占96.2%。賴當局將佔比超過九成的漢族群體標注為“其餘人口”,實在太荒謬了!

 

所謂“其餘”應該與“主體”概念相對應,賴當局卻將少數變成“主體”,將絕大多數變為“其餘”,這種反常識、反理性的做法,充分暴露其被“台獨”意識形態浸泡到變質乃至變態的認知水準。有民代指出,真正的多元是包容不同聲音與認同,而非刻意抹除不合意的描述。輿論痛批賴當局,不敢“法理台獨”,卻玩起網頁改詞的遊戲,操作過頭只會引發反感。

 

此番反智之舉已非首次,多年來,以民進黨為首的綠營人士一直熱衷炒作台灣內部“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爭議,將泛藍陣營污名為“外來者”,將主張“台獨”之流包裝為“愛台灣”,持續加劇島內族群對立,把民主變民粹。有批評指出,賴當局執政一年來最大的敗筆就是一味操弄意識形態,不去照顧民生。

 

對於賴當局在“5·20”前拋出謀“獨”伎倆,台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撰文指出,必須在台灣內部強化“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重視中華文化,找回真實的中華史觀,讓台灣從“文化台獨”中再光復。他主張,應在堅持“整個中國不可分裂,兩岸都是中華民族,相互尊重與包容”的基礎上,進行兩岸對話與溝通。

 

流淌在台灣同胞血脈中的中華文化基因,是任何人為因素都磨滅不了的。這與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樣,是不能改變也不容改變的事實。賴當局明知“台獨”不可為而蹭之,企圖打“擦邊球”討好同溫層,只會製造更多笑柄。民族敗類扮起跳梁小丑,終將玩火自焚。(文/關其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