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啟幕,習近平這樣闡明峰會使命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5-09-01 10:22:53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初秋時節,渤海之濱,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大幕開啟。
8月31日晚,習近平主席夫婦在天津為出席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的國際貴賓舉行歡迎宴會。習主席在宴會上發表致辭。當天,他還同8位外國領導人舉行密集會見。
習主席的致辭釋放了哪些鮮明信息?雙邊會見時有哪些重點值得關注?《時政新聞眼》帶你近距離觀察津門迎賓日。
△習近平和彭麗媛為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國際貴賓舉行歡迎宴會
01
大國迎賓 “津”彩紛呈
有著600多年曆史的津門古渡,依河傍海,自古便是連接南北、溝通中西的樞紐。今天,這裡成為舉世矚目的外交舞臺。
31日晚,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峰會的國際貴賓。
氣勢恢宏的旗陣,真誠熱情的握手,一首首與會各國知名樂曲,營造出賓至如歸的感覺,傳遞著“上合大家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與會各國國旗、上合組織會旗和聯合國旗幟組成的恢弘旗陣。(總臺央視記者劉琦拍攝)
△天津交響樂團演奏與會各國知名樂曲。(總臺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一張規模空前的“全家福”,定格上合組織發展的歷史性時刻。
天津峰會是上合組織發展歷程中規模最大的一屆盛會。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跨越山海而來,齊聚海河之濱。
這是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國家元首第二次主持上合組織峰會。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是該組織吸收印度、巴基斯坦為成員國後的首次峰會。從“擴員後首次峰會”到“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見證著上合組織影響力、感召力、吸引力不斷擴大。
“好朋友、新夥伴濟濟一堂、共商大計,説明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本組織理念廣受歡迎,成員國的朋友遍佈天下。”
時隔7年,上合大家庭再度聚首中國,天津峰會承載萬千期待。
△國際貴賓參觀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總臺央視記者王子杭、姚瑤拍攝)
歡迎宴會前,外賓們參觀了楊柳青木版年畫、漆器、古琴、茶藝、風箏等天津非遺展示。文化的交融悄然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歡迎宴會後,習主席夫婦同外賓們共同觀看《共創未來》文藝演出,感受上合大家庭團結合作、共創輝煌的奮進力量。
△天津海河夜景。(總臺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02
重要致辭 意味深長
習近平主席在歡迎宴會上發表祝酒辭,篇幅不長,卻意味深長。
一是闡明上合峰會的“天津印記”。
天津是繼上海、北京、青島之後,第四個舉辦上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城市。
何以選擇天津?
習主席在致辭中闡釋了東道國的考量:天津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自古為京畿要地,是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區。這些年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引領下,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不斷展現新氣象。
燈火海河畔,津門納百川。在天津舉辦這次峰會,一定能給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天津。(總臺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二是明確上合峰會重任在肩。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上海合作組織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各國發展繁榮的責任更加重大。世界期待上合方案、上合行動。
習主席鮮明指出此次峰會的三大使命任務:“這次峰會肩負著凝聚各方共識、激發合作動能、擘畫發展藍圖的重要使命。”
聚焦這三項使命任務,9月1日,習主席將主持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和“上合組織+”會議併發表主旨講話,同與會外方領導人共商合作發展大計,推動完善全球治理。
△天津街頭的上合峰會條幅。(總臺記者孫強拍攝)
三是高揚“上海精神”之旗。
上合組織的“根”和“魂”,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的“上海精神”。習主席曾指出,“上海精神”既是成員國遵循的行為準則,也是上海合作組織追求和合共生的初心。
在當晚的致辭中,習主席發出號召:讓我們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從天津再出發,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開啟充滿希望的新航程!
△梅江會展中心內懸挂的“上海精神”的帷幔。(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03
中印領導人會晤 引領雙邊關係再提升
多邊舞臺上的重要雙邊會晤向來備受關注。8月31日,繼前一天同6位外方領導人舉行會見後,習近平主席又在天津迎賓館會見了8位與會領導人。
去年10月,習主席與印度總理莫迪在俄羅斯喀山成功會晤,引領中印關係重啟再出發。今年是中印建交75週年,兩國關係迎來新節點。這次上合天津峰會期間,中印領導人再次會晤,引發廣泛關注。
△印度總理莫迪步入會見廳。(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31日,習主席在會見中為中印關係下一步發展指明方向。
一份正確選擇。
中國和印度是兩大東方文明古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也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員,肩負著造福兩國人民、促進發展中國家團結振興、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責任。
習主席在會見中強調,“做睦鄰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
02:40△獨家視頻|習近平:做睦鄰友好的朋友 相互成就的夥伴 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
一個發展目標。
去年喀山會晤後,中印關係進入改善發展的新進程,這一局面來之不易。站在兩國建交75週年的新起點,中印關係如何發展?
習主席在會見時提出,雙方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係,通過天津會晤再提升,推動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天津迎賓館,上合峰會雙邊會晤在這裡舉行。(總臺央視記者閆耀東拍攝)
四點主張。
著眼上述目標,習主席提出四點主張: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彼此互信;擴大交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照顧彼此關切,堅持和睦相處;加強多邊協作,維護共同利益。
習主席曾指出,中印關係本質是兩個14億多人口的相鄰發展中大國如何相處的問題。
在31日的會見中,習主席進一步強調,“只要把準了是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互為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這個大方向,中印關係就能綱舉目張、行穩致遠。”他表示,中印應該聚焦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莫迪表示,印中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共識遠大於分歧,印方願從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兩國關係。
△會見廳外擺放的中印兩國國旗。(總臺央視記者蔣碩拍攝)
就在這個月,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晤在印度新德里舉行,雙方達成10點共識。在31日的會晤中,兩國領導人都談到了邊界問題。
習主席説,要合力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不要讓邊界問題定義整體中印關係。
莫迪總理表示,印方願同中方尋求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
△天津。(總臺央視記者王子杭拍攝)
04
大國會客廳 共話團結合作
8月31日,習近平主席還會見了7位外國領導人: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越南總理范明政。
一組關鍵詞,帶你聆聽“大國會客廳”發出的合作強音。
△天津迎賓館。(總臺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一是共話團結互信。
有雙邊關係的新定位。當天,習主席和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共同宣佈,中國和亞美尼亞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兩國在建交33年之際迎來雙邊關係新定位。
有面向未來的新謀劃。會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時,習主席強調,明年是中土建交55週年,雙方要以此為契機,推動兩國關係邁上新臺階。
△梅江會展中心內。(總臺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二是共謀務實合作。
“回應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動派。”今年7月,習主席在集體會見上合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外方代表團團長時這樣寄語。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習主席在會見中多次談到了“新質生産力”“合作增長點”。
會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時,習主席表示,要用好“2024—2025中白科技創新年”成果,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助力兩國發展振興。
會見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時,習主席強調,要加大科技賦能,拓展清潔能源、綠色礦産、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
△峰會新聞中心的智慧機器人正在製作冰淇淋。(總臺央廣記者張永鵬拍攝)
三是共擔時代責任。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週年。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世界期待上合聲音、上合方案。
會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時,習主席強調,中方願同白方擔當時代責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會見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越南總理范明政時,習主席都強調,要加強多邊協作,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吉爾吉斯斯坦將於2025年至2026年接棒擔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習主席在會見扎帕羅夫總統時説,中方將全力支持吉方接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工作。
△上合天津峰會的主會場梅江會展中心。(總臺央視記者范一鳴拍攝)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從中國再出發,天津峰會將如何擘畫發展藍圖,凝聚合作共識,推動上合組織朝著構建更加緊密命運共同體的目標邁進?《時政新聞眼》持續為你關注。
總監製|申勇
監製|龔雪輝
主筆|時冉
記者|史偉 蔡靖驫 曹亞星 李增仁 鄂介甫 楊波 金雨秋
視覺|陳括 張晶
新聞推薦
-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啟幕,習近平這樣闡明峰會使命2025-09-01
- 各地舉辦多種活動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2025-09-01
- 9月1日起 AI生成合成內容必須添加標識2025-09-01
- 第七屆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在廈門海滄隆重開幕2025-09-01
- 2025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建設推進會開幕2025-09-01
- 2025中國電影總票房(含海外)破400億元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