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木版年畫的世代流變

2018-02-09 13:59:19|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萬慶麗

  中國民間,年畫是年的象徵,而脫胎于刻版印刷的木版年畫,則被稱作年畫中的年畫。

  過去説到木版年畫,人們言必談天津的楊柳青、開封的朱仙鎮,而位於黃河故道的豫北滑縣則鮮有人提起。直到2006年,文化名人馮驥才造訪滑縣,深藏民間一度被人遺忘的滑縣木版年畫才重見天日。

  鄉下春來早。臘月裏,豫北農村的年味越來越濃。被馮驥才推崇的滑縣木版年畫是否紅火鄉里?

  “採訪木版年畫,有兩個人不能不見,一位是自嘲為‘罪人’的耿建社,一位是被稱作‘功臣’的韓建峰。”2月6日,滑縣縣委宣傳部的同志説。

  “罪人”耿建社

  耿建社家位於老店鎮馬蘭村,主街道是個集市,鬧市裏有他的兩間店面。

  我們到時,耿建社正給一位買主介紹他最新創作的木版年畫:“你瞧它,遠看像個‘壽’字,近看則是一棵‘不老松’……”買主聽完介紹,擊掌稱好,收畫交錢走人。

  在耿建社家二樓不大的展廳裏,墻上挂滿了大小不一、色彩艷麗的木版年畫,畫下堆放著各式刻版。

  “滑縣木版年畫始於明代,鼎盛于清,距今有500多年曆史。畫品覆蓋中原,遠銷西北、東北,年銷上百萬張。”耿建社説,滑縣木版年畫題材多以神像、族譜為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顛倒歲月,刻版或燒或毀或藏或棄。改革開放後,木版年畫被視作民間手工藝珍品,藝術價值日漸凸顯。

  “我是滑縣木版年畫的罪人啊!”耿建社話鋒一轉,他説,祖上留下上百塊木版年畫的古版,上世紀末,一些古版被他廉價出售。“這方面,李方屯村的韓建峰比我強。除了將自家的古版保存下來,還出錢收購了許多,他南下鄭州,北上京城,奔走呼號,為滑縣木版年畫揚名立了頭功。”

  為了“贖罪”,近年來,耿建社多次到楊柳青、朱仙鎮學習,創作出了《十子抱福》等新畫,2010年被認定為省級非遺傳承人。同時,他還把經典作品整理彙編,製作成精美的冊子。

  “功臣”韓建峰

  韓建峰是滑縣木版年畫唯一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辭別耿建社,我們來到慈周寨鄉李方屯村韓家。

  進屋,馮驥才題寫的“弘揚滑縣年畫的功臣”字幅挂在堂屋醒目處。

  “我出生在木版年畫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刻版、彩繪等技藝。”韓建峰説。

  韓建峰年輕時當過兵,經過商,見識廣,看到哪家有年畫古版,便出資購買。1999年,韓建峰開始研究整理木版年畫,他一邊蒐集,一邊研習,請教老藝人,走訪民間畫師,對不同題材的年畫爛熟於心。

  “和楊柳青年畫相比,李方屯年畫講究對稱均衡,人物傳神,線條流暢。”韓建峰介紹,2006年11月,馮驥才專程來村裏考察,稱李方屯是半個世紀以來新發現的中國古版年畫之鄉。

  韓家一樓東屋是一間畫室,打開房門,空氣中瀰漫著墨香。只見中間一張茶几上擺滿了各種繪畫工具,右邊的工作臺上堆滿畫稿,左邊的櫃子放滿各式各樣的古版。“家中現存刻版270塊,其中明清古版100多塊,畫作500余種。”

  興之所至,韓建峰當即演示木版年畫的製作過程:墨盆里加上適量溫水,用毛刷蘸墨均勻刷在木版上,將宣紙鋪平,用一把叫做“趟子”的工具慢慢拓印,一幅“五神像”躍然紙上。

  説起新年心願,韓建峰説他有兩個小“目標”:一是走訪100所高校,建立聯誼互動關係;二是希望通過他的努力,把古版搶救、恢復到500塊左右。□本報記者任國戰本報通訊員張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