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太精彩了!!!中國到底還有多少文化遺産?!”近日,國際線上山西頻道梳理油管、臉書等海外社交平臺網友視頻評論,來自美國、智利、墨西哥的網友紛紛表示被中國多樣性的文化所驚嘆。
  • 婁煩自行車賽道是集人文景觀、休閒旅遊、體育健身、綠色生態于一體的綠色長廊,將雲頂山風景區、米峪鎮戰鬥遺址、汾河一庫景區、高君宇故居等景點聯起來,成為又一處騎行者健身大道,更將成為眾多市民的旅遊好去處。
  • 3月1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佈公告,確定包括北京市朝陽區751旅遊休閒街區等57個街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鐘樓步行街、運城市鹽湖區嵐山根·運城印象步行街名列其中。
  • 2月22日,2023年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太原召開。圍繞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省和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總目標,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愛琴作出七個方面的具體工作安排。
  • 人類石窟藝術經典傑作、世界文化遺産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這是一組閃耀著文化光芒的名字,雲岡石窟、平遙古城、壺口瀑布……近日,首批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發佈儀式在太原舉行。
  • 陶寺遺址的千年積澱、天龍山佛首的前世今生、推光漆器的精湛技藝…走進雲上文博會VR展廳,山西特有的文化遺産一下子“活”了過來,讓雲端觀展的遊客不由得被山西文明的博大精深、山西文旅産業的蓬勃發展深深吸引。
  • 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一排排光伏發電板與周邊青山、農田相映成趣,從空中俯瞰,蔚為壯觀。近年來,芮城縣利用荒山坡地,因地制宜推進光伏發電清潔能源産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 6月21日,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車輛段動車所,地勤機械師在進行動車組二級檢修作業,對動車組進行“體檢”和維護。
  • 2月27日,山西大學發佈消息,英國《自然》雜誌正刊近期線上發表了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論文,實現了山西大學以第一署名單位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零的突破。
  • 山西省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2024年起,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實行“文化素質+專業能力”考試評價方式,高校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實現全覆蓋,藝術史論等專業不再組織專業能力考試。
  • 山西省科協消息,山西省科技館、太原理工大學院士創新中心等9家單位成為山西省首批命名的“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今後將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
  • 近日,壽陽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組織民警深入轄區村鎮開展“保秋收”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 運城垣曲古城國家濕地公園以黃河小浪底水庫垣曲庫區為基礎,多年來經過濕地保護、修復和管理,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形成了春看百畝梅花、夏坐遊船盪漾、秋賞千畝荷花、冬觀天鵝戲水的美麗畫卷。
  • 根據山西省野生動植物分佈特點,以“恒山-蘆芽山-紫金山”為界分為北部溫帶半乾旱草原帶和南部暖溫帶濕潤、半濕潤森林帶,南部暖溫帶濕潤、半濕潤森林帶分為呂梁山地、太行山地和中南部盆地3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 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對2023年生態環境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23年要以指標完成“論成敗”,以群眾感受“説結果”,理直氣壯推動減排治污,真刀真槍推進減排治污,做到“六個減排、六個治污”。
  • 1月6日,由山西省教授協會、山西省品牌協會、山西省企業科協聯合會、山西省安全綠色農畜産品直供聯盟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山西省首屆安全綠色發展論壇在太原召開。
  • 2022年,山西充分發揮生態環保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協同推動減污降碳,持續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力度,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各項生態環境指標顯著提升。
  • 為全面評價2022年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任務的完成情況,太原對各縣(市、區)創森工作進行核查。本次核查內容包括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森林品質持續改善、村莊綠化全域覆蓋、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生態文化營造等。
  •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金融改革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金融業堅持回歸本源,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金融産品,優化金融服務,引導金融資源涌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 太原祥雲橋下後備廂集市人聲鼎沸。停車區域內,私家車有序排開,後備廂變身商品展示區,咖啡小吃服飾玩具應有盡有。獨具特色、健康時尚、業態多元的夜經濟,有效提振了消費市場。
  • 山西省統計局發佈前10月全省經濟運作情況,1-10月份,全省新興産業不斷壯大,能源保供紮實推進,工業投資引領增長,金融信貸支撐有力,全省經濟總體延續了穩定恢復的良好態勢。
  • 10月25日,山西省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正式出爐:全省地區生産總值達18026.35億元,同比增長5.3%。
  • 為穩步推動城鄉生産與消費對接,有序實現市場主體提質擴容,山西財政強化資金保障,夯實項目儲備,加大農村電商和鄉村e鎮財政政策資金保障,構築“數商興農”經濟新優勢,推動全省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
  • 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21年底,山西累計培育349家兩化融合貫標認定企業、207戶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57.8%,位列全國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