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滾動>>正文

《無問西東》上映:青春,珍貴莫過於不朽的風骨

2018-01-12 08:45:31|來源:文匯報|編輯:位中閣

  

  作為一部膠片電影,《無問西東》有种老派的美,而這更為影片蒙上一層夢幻色彩。這部不完美的影片,有種難能可貴———它讓人看到了中國青年該有的樣子:白衣勝雪,清澈如泉。圖為該片劇照。

  

  ▲有些時候,與其説觀眾是為影片感動,毋寧看成,影片背後真實的歷史、真實的精神動人心弦。通過他們,觀眾或會懂得: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圖為該片海報。

  清華大學的校歌裏有句歌詞:“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簡言之,胸襟與見識是人的精神涵養,它為先;做文章的技巧,其次。在此基礎上的立德立言、建功樹業,才可能無問西東舍我其誰。

  今天,片名取自這段歌詞的電影《無問西東》全國公映,而“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用來形容它,亦是貼切。1月7日至今,影片在北京、上海等地進行了多場點映,太多觀眾走出影院後用“催淚”來形容它。主演之一章子怡説:“我在飛機上看劇本,只是一段已經淚如雨下。”另一位主演黃曉明在影片打磨的五年時間裏,主動追加投資,成為出品人之一,理由同樣是“感動”。

  “看哭”,並不是衡量一部好電影的絕對標準。嚴格些説,《無問西東》不完美,它在特效、節奏乃至部分素材運用上還有不少可商榷之處。甚至,影片的寫意有時候大於情節,因此遭到詬病。但這部為清華大學而創作的電影,依然值得推薦給更多青年人。影片策劃人、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説:“不同的青春,共同的擔當。我的評價是:不可多得,不容錯過。”

  這部不完美的影片,有種難能可貴———它讓人看到了中國青年該有的樣子:白衣勝雪,清澈如泉。當不同時代的主人公以真心、以正義、以無畏、以同情,微妙呼應著彼此的青春,通過他們,觀眾或會懂得: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

  烽煙之下,青春是那與死亡短兵相接後仍閃閃發光的信念

  電影從清華百年裏擷取四條時間線,速寫與時代同行的青年。我們選擇從1938年的片段講起。

  那年初春戰火蔓延,本已因“華北之大,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而南遷至長沙的清華、北大與南開三所高校,面臨又一次轉移。為了從“自己的土地”上走過去,一支由200多名學生和中青年教師組成的“湘黔滇旅行團”從長沙出發,跨越崇山峻嶺,徒步去往昆明。在那兒,他們同另兩路師生匯合,建立了中國教育史上雄壯的一隅———西南聯合大學。在炮火裏穿梭的崎嶇與激流,和著隊伍中聞一多先生帶領師生們所作的寫生、詩歌,收集的民謠,以及那句振聾發聵的“去吧,去認識我們的祖國!”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裏被反復吟唱。穆旦更以長詩《讚美》獻給披星戴月的三千里路,“走不盡的山巒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數不盡的密密的村莊,雞鳴和狗吠……我要以一切擁抱你,你/我到處看見的人民呵/在恥辱裏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我要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因為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無問西東》探入了那個時代。沈光耀是其中熠熠生輝的角色,他一齣場就顯得氣質斐然。但恰是這個學業出眾、懂修車、擅武藝,實力詮釋“風華正茂、前程似錦”的富家子弟,在炮火的轟鳴聲中,毅然投筆從戎。從此,飛虎隊多了個挺拔的身影;山裏的孩子們多了每天等“晃晃”(飛機)來空投食物的期盼。直到有一天,融化在藍天裏。

  烽煙之下,青春是沈光耀身上與死亡短兵相接後仍閃閃發光的信念。而環顧四週,內心沒被剿滅的豈止他一個。當時,西南聯大請來梁思成夫婦設計校舍,迫於經費有限,方案一改再改,矮樓變平房,磚墻變土墻,磚瓦頂變鐵皮頂。鐵皮屋頂的房子經不住雨季,天空下大雨,水從鐵皮間漏下成小雨,更難辦的是雨水敲打在鐵皮上隆隆作響,寸步間語音難辨。電影裏有場雨戲,教授多次嘗試與學生交流失敗,返身在黑板上寫下四個大字———靜坐聽雨。名校重器,教授的不僅有學識,還有心境。那種內心堅定,可以比青春更旺盛,比生命更頑強。

  “選擇”這道難題,是片中人的也是影片本身的

  影片裏另外三個故事落在1923年、1962年、當下。串起它們的是一個共同的主題:青春的選擇。

  1923年,清華園裏的吳嶺瀾為學業苦惱,表面看是文科與理科的選擇題,內裏是如何直面真實的自己。1962年,故事對準了三位青年,學醫的李想和王敏佳以及學工程物理的陳鵬。青年的愛與遠方同命運交織在一起,選支邊還是選知心人,為祖國投身大漠戈壁裏的核夢想還是為個人守護純粹的愛情,他們的選擇關乎人性曲折裏如何開出善之花。當代的段落看似最淡然,遠離了血色浪漫。可實際上商場裏打滾的張果果貼近了銀幕外的許多人:競爭社會,如何做一個謹守真善美的人。加之濃墨重彩的1938年那個段落,四個故事、四個時代,乍看是散落的珠子,其實早被命運的手牽在了一起。

  看過影片的觀眾説,四個段落可以選更合適的內容呈現;有觀眾認為,四個故事單獨成篇也無妨,用暗線串聯的做法帶著俗套的刻意;不過也有人覺得,如此才是影片的內核———傳承理想,傳承氣節,傳承奮鬥,傳承真心。

  事實上,這部分爭議所呈現的可視為電影創作中的選擇。選擇題之一,該不該“寫意化”。為清華大學百年獻禮是電影的源起。因而影片多數時候著墨于精神,且不吝于寫意。被感動的人看到了片中收錄的一代代中國青年集體的奮鬥軌跡、相似的人生思考:如何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如何在山河動蕩裏捍衛“弦誦未絕”,如何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如何出走半生仍懷赤子之心。可也有觀眾評價抒情搶了情節的跑道,情緒過載。

  另一道選擇題是該不該“去大師”。百年名校,大師如雲。觀眾裏不乏費解之聲,“為何不講一講真實的大師往事,而是把披著夢幻色彩的年輕人推到幕前”。關於這道題,導演兼編劇李芳芳用影片結尾的一連串“推送”來折中:鏡頭重返故事,對著那些被淹沒在正片背景裏的人物逐一推近、放大。那一刻,觀眾恍然,為什麼1938年亂世如麻,鐵皮屋下仍有靜坐聽雨的心境,山坳坳裏仍有因陋就簡的課堂;更會了然,為什麼今日中國有了錦繡年華。

  影片《無問西東》有爭議,但並不妨礙它的珍貴之處,如這個名為“七分鐘讀懂中國風骨”的“片尾推送”點題的———青春,珍貴莫過於不朽的風骨。

  相關連結

  片尾七分鐘,真實的中華魂

  《無問西東》的最後,影片裏那些沒入背景的角色被鏡頭重新鎖定、推進。七分鐘片尾推送“讀懂中國風骨”,告訴觀眾真實的中華魂。以下摘錄部分———

  梅貽琦:擔任過17年清華校長,被譽為清華“永遠的校長”。他曾説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主持下的西南聯大,教師名士如雲,共開出1600門課程。

  梁啟超:第一個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人。1924年,他是泰戈爾訪華活動的組織者之一。

  梁思成:創建了清華建築系,他編寫的《中國建築史》成為經典教材。

  王國維: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一本《人間詞話》為傳世之作。

  馮友蘭:西南聯大文學院院長。他所著的《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具有世界級影響力。

  錢穆:西南聯大文學院國史教授。撰寫的《國史大綱》是中國通史中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他希望以此激發國人對本國歷史文化的溫情和敬意。

  朱自清: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主任。他30歲前寫出《背影》和《荷塘月色》,清華荷塘邊的“自清亭”因他命名。

  聞一多:西南聯大文學院教授,47歲時在昆明被暗殺。

  陳寅恪:西南聯大歷史、中文、哲學三係教授。

  袁復禮: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係教授,為祖國培育了幾代地質學家。

  鄧稼先:17歲考入西南聯大,26歲學成回國後帶領科研團隊完成原子彈和氫彈設計。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