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綜藝 > 正文
半個多世紀後重溫熱血旋律 《故事裏的中國》再次唱響“青春之歌”
2021-02-07 17:11:0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劉欣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 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當這首《五月的鮮花》再次迴響,電影《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盧嘉川、林紅、江華這一個個青年形象,浮現在很多人的腦海裏。他們是誰?為何時隔半個多世紀,依然深深印刻在幾代中國人的青春記憶裏?

  今晚8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裏的中國》第二季即將收官。如果説此前扶貧幹部黃文秀的故事是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那麼,本期節目則是向歷史縱深處回溯,跟隨《青春之歌》走近激情燃燒歲月裏的年輕人,重溫他們用生命和熱血唱響的青春旋律。

  陶虹真情演繹林道靜

  細膩的情感表達打動田沁鑫導演

  1958年,小説《青春之歌》出版,在廣大讀者、特別是進步青年中激起了巨大反響,由小説改編的同名電影同樣産生著轟動性的影響,時至今日還在閃耀著青春和理想的光輝。本期《故事裏的中國》將通過重返歷史現場的真情演繹,再現那段崢嶸歲月的動人情節。戲劇總導演田沁鑫表示:“我們重新演繹《青春之歌》,回望那個動蕩的年代裏中國青年的成長與自強,希望可以鼓勵當代青年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從知識青年追求個性解放,再到參加革命事業,不斷蛻變的林道靜在激越青春和民族危難的交織中,成為一代青年人的真實縮影。在本期節目的戲劇演繹部分,演好這個立體而又鮮活的角色,對於陶虹來説並不簡單,“在那麼短的時間裏面,要把這三段感情,還有她內在的變化和成長説清楚,這太有挑戰性了。”

  為了更貼切地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田沁鑫在排練現場仔細斟酌著每一句臺詞的表達,細摳演員的表情、動作。陶虹也在不斷揣摩林道靜的內心情感,甚至不放過化粧等碎片時間來一遍遍地重溫臺詞背後的含義,試圖尋找角色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狀態。“我之前和陶虹合作過,她特別用功,身上有著一種韌勁兒,這種氣質和林道靜不服從命運的安排,倔強地選擇自己的生命軌跡,這樣的性格非常吻合,所以我想陶虹能用細膩的情感表達,來詮釋好林道靜這個角色。”田沁鑫説。

  當陶虹開始進入角色時,林道靜懵懂中摻雜著理想與激情的複雜情緒,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田沁鑫眼泛淚花地説道:“特別好,我都被感動了,剛才演的我完全看進去了!”

  揭秘“林道靜”除夕夜真實經歷

  躺著寫、趴著寫,楊沫帶病將青春熱血傾注筆端

  對於有倖生長在和平年代的年輕人來説,理解“林道靜”堅定的理想信念從何而來,尤為重要。為此,《故事裏的中國》特別邀請了《青春之歌》作者楊沫先生的長子馬青柯,他在細膩講述中還原了楊沫和《青春之歌》之間的故事。

  在馬青柯的回憶中,1933年的農曆大年三十對母親來説意義格外重大。那天,三姨白楊邀請母親去她的公寓過年,那場聚會上各地青年們的交流,給楊沫帶來巨大的衝擊和震撼,也讓她受到了洗禮。

  這個特別的除夕之夜在小説和電影中都有體現,是林道靜從知識女性成長為無産階級戰士的一次思想啟蒙,也是青年楊沫一生重要的轉捩點。

  從那之後,楊沫積極投身於救亡圖存的革命鬥爭中,眼見了無數年輕戰友前赴後繼,壯烈犧牲。這些為國家和民族舍生取義的年輕面孔,使楊沫産生了強烈的創作衝動。“身體好的時候坐著寫,身體不好,她就拿一塊板躺著寫。坐著寫,躺著寫,趴著寫,她用非常堅強的毅力終於把《青春之歌》寫出來了,歷時三年七個月。” 馬青柯説。

  歷經艱難的創作過程,楊沫最終兌現“把他們寫出來”的承諾。作品一經面世,讀者來信絡繹不絕,其中還有鄧穎超同志寫給楊沫先生的一封來信。她在信中説:“《青春之歌》電影我看過不止一次,小説也看到‘忘食’。”在後來的信件往來中,鄧穎超甚至還鼓勵楊沫,要力爭把病治好,寫出更多美好的劇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如今距離《青春之歌》問世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如何讓當年的“青春之歌”在當代青年人心中再次激蕩?今晚,就讓我們一起在《故事裏的中國》,再次聆聽“青春之歌”的動人迴響!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