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未來中國文化貿易五點展望

2018-12-27 14:48:18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許煬  責編:韓東林

  日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家文化發展國際戰略研究院、國家文化貿易學術研究平臺、首都對外文化貿易研究基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佈《文化貿易藍皮書: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以2017年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理論實踐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此基礎上細分行業篇、專題篇、國際借鑒篇和實踐創新篇四個部分,結合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析重點文化行業的優勢與弱項,並就未來發展提出針對性措施建議。面對目前的複雜形勢,該藍皮書對未來文化貿易發展提出五點展望。

  將在應對貿易保護和摩擦中成長壯大。即便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逆全球化及貿易保護主義依然對世界貿易産生著諸多消極影響,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繁榮發展。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同樣不能獨善其身。事實上,隨著新技術發展和新媒體的出現,與文化相關的商品與服務的劃分界限正日益變得模糊,具體的貿易模式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由此導致各國對相關協定適用性理解的差異和質疑,引發了更多且更加複雜的貿易爭端。

  報告認為,從長遠發展趨勢看,服務貿易、文化貿易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將繼續大幅增加,爭端發生的概率也勢必增加。世界各國一方面要注意文化的多樣性與國家文化安全和主權,另一方面又要謀求更大的文化經濟利益,由此使得競爭與保護之間發生著更為激烈的對抗。因而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成長壯大將伴隨更多、更複雜的貿易保護和摩擦。

  大數據、互聯網助力創新發展。報告指出,在當前中國深入推動科技創新的背景下,大數據及“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對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産生了重大影響。隨著相關戰略的深入推進,對外文化貿易與大數據、互聯網的結合將更加緊密,影響也更加深遠,不僅文化貿易領域的大數據、互聯網思維將逐步建立,通過利用大數據的消費主導效應也可獲取對外文化貿易的價值認可,從而規避因文化差異、産品同質化等供需錯節因素所造成的貿易損失。同時,大數據、互聯網也將帶來貿易模式的變革,對相關産業鏈條、價值鏈條將發揮重要影響。由此,對外文化貿易的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將得到空前拓展,線上線下貿易將進一步整合、融合。

  文化貿易結構將持續優化。隨著經濟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可以料見,未來中國對外文化貿易規模將不斷擴大,在對外貿易總量中也將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報告認為,對外文化貿易自身結構將發生積極變化。

  首先,在文化産品與文化服務貿易的對比上,文化服務的比重將持續上升,而文化服務的四種模式——境外消費、跨境支付、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其次,文化製造業比較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從而為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産業基礎和保障;再次,對外文化貿易中傳統文化行業和新興文化行業所佔比重將發生變化。新興文化行業將在産業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環境中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文化貿易相關主體將持續壯大。未來,將有愈來愈多的相關主體加入到對外文化貿易的行列中來。其中,適應對外文化貿易特點,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的文化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找到合適的位置,特別是中小微文化企業、民營文化企業將在中國對外文化貿易中發揮獨特而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對外文化貿易的渠道和平臺,文化類社會組織、文化仲介機構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對於個人而言,也會因文化生産方式的變革而更加順利地找到用武之地,從而在對外文化貿易模式的發展中成為積極的推動力量。

  對外文化市場多元化將深入推進。

  對外文化市場的多元化既是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應對貿易摩擦、貿易保護,提升風險規避能力的必然選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對外文化開放水準進一步提升,對外文化市場進一步拓展。特別是由於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之間政治、經濟以及文化聯繫逐步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外文化貿易市場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包括中東、南美、非洲市場的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深度開發等。同時,與其他國家和地區自貿協定的落地實施同樣會對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市場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劉昕)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