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丨    外眼看兩會    丨    帶著問題上兩會    丨    直播兩會    丨    代表委員之聲    丨    專家評兩會

全國政協海外列席代表陳平表示:中國文化海外推廣的具像化、産業化發展空間巨大

2019-03-05 19:05:0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 張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陳平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攝影 陳毓娟)_副本

陳平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攝影 陳毓娟)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陳毓娟):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今年的全國兩會吸引著世界關切的目光。受邀列席全國政協會議的海外僑胞代表、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IOV全球副主席、德中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平女士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中,身處海外的華僑華人肩負著融通中外、講好中國故事的歷史責任。中國文化海外推廣在結合現代手段,進行具像化、産業化發展方面空間巨大。

  陳平説,“我作為一個在海外做民間藝術和文化遺産推廣與保護的工作者,非常希望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後更加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應有的光芒。我們中國文化的符號,希望能夠通過一種具像的內容,更多地在國際上顯示出它原有的價值來。”

  關於如何講好中國文化故事,陳平從自身從事的工作出發,做了多年的思考和調研。她認為,在 “一帶一路”建設的大環境下,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並展開國際間合作,與現代表現形式及高新科技結合是關鍵。陳平説,“當時很多外國人看了(電影)《功夫熊貓》以後,對中國的傳統武術有了一些實實在在的了解。他們就知道了,我們有螳螂拳、蛇拳、鷹拳。(這就是)從消費的角度來解釋中國的文化。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那麼多的傳統文化故事,甚至神話,甚至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寓言。還有中國人精神層面的內容,包括一個諺語、一個成語都代表了很多的中國文化。那麼這些內容,能不能也像《功夫熊貓》一樣聚集起來,用具像的內容,用産品的形式輸出到世界消費者的眼中去,我覺得這個就是很重要的一點。”

  陳平還觀察到,很多外國人提到中國的時候,會想到京劇、功夫、武術,還有熊貓、故宮等符號性的內容,但是更多細節性的,比如説跟文化用品、文化産品相關聯的東西卻是比較生疏的。她説,我們中國的文化製造、文化産業向世界的推廣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文化符號和精神轉化成具像的內容,融入生活當中,百姓對它有一種直截了當的認知,實用性很強。陳平説,“很多的産品應該在潤物細無聲的前提下向世界去介紹。所以我想,今後我們大家看到的、吃的、穿的,將中國文化內涵深深地附著于‘中國製造’。我非常希望把我們的文化遺産,大量中國文化遺産從資源型存在,變成一種資本的體現。大量的民間文化遺産變成我們向世界展示的一種産品輸出。”

  在此起彼伏的全球文化交流中,陳平看到中國文化的抽象符號交流已經開始在向具象的文化産業發展,而且近幾年科技運用於文化産品的挖掘和交流手段的創新,讓世界在更好地認識、熟悉和喜歡中國文化。陳平説,“比如説漢傘,去年我們中國的一個公司,在援助非洲的時候,他們做了一種傘,完全是中國的油紙傘,但是這個傘,放在太陽底下的時候它是可以發光的,有熱能的。這個受到了(當地)兒童的歡迎,孩子一邊在傘底下遮陽的時候,還可以坐下來享受一個學習的空間,所以非常實用。”

  通過這樣的産品供給,讓非洲人民認識了漢傘,更進一步認知了中國文化。另一方面,陳平認為影視文化作品的製作和傳播也是一種巧妙而溫暖的文化交流。她從電影《流浪地球》中感受到了中國哲學思想,中國人的救世態度,也看到了科技水準的發展在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陳平説,“就像當年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帶走的也都是一些高科技的、新技術的産品,比如説陶瓷,還有絲綢製造,這都是中國領先的(文化)內容,給人類的發展做了很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推動。現在‘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推廣的時候,也應該把我們的文化軟實力,通過我們的文化産品輸送出去。”

標簽: 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