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穩健彰顯“中國信心”
2020-08-17 11:03: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中國央行日前發佈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使用逆勢快速增長,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貿易、金融及經濟的背景下,人民幣跨境使用仍保持韌性並呈現增長。顯然,在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穩健的背後,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穩健運行保持信心。

  中國央行的報告披露了一系列數據:2019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創歷史新高;據最新統計數據,人民幣在主要國際支付貨幣中排第5 位;截至2019年末,直接投資、證券投資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分別同比增長4.5%、49.1%;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人民幣計價大宗商品方面,中國已上市了原油、鐵礦石、PTA和20號膠4個特定品種交易期貨……整體而言,人民幣支付貨幣功能、投融資貨幣功能不斷增強,儲備貨幣功能逐漸顯現,計價貨幣功能進一步實現突破。

  人民幣國際化進展不斷引發國際關注。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近期發表印度尼西亞伊斯蘭大學高級講師穆罕默德·佐勒菲卡爾·拉赫馬特的文章《中國貨幣在印尼的國際化》稱,目前印尼約10%的國際貿易使用人民幣,未來幾年,人民幣在印尼很可能獲得越來越廣泛的使用。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證券投資成為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增長的主要力量,人民幣資産也越來越受到國際投資者歡迎。截至2019 年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市值、債券規模分別同比增長82%、26.7%。

  以債券市場為例,全球多個經濟體央行實施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債券收益率下行。例如,當前中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差超過2個百分點,人民幣資産的投資價值相對較高。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債券成了“香餑餑”。《華爾街日報》近日援引經濟數據提供商CEIC的數據稱,今年第二季度,外資以2018年末以來最快的速度流入中國本土政府債券。瑞銀資産管理公司多重資産策略主管埃文·布朗表示,“它們(中國政府債券)確實是一種既具有防禦性又能帶來一定收益的資産”。

  人民幣資産日益受到歡迎,是中國持續推動金融開放取得的成果。2019年,從滬倫通正式啟動,到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及RQFII 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不斷邁出新步伐。正是因為看到中國不斷推進開放的誠意,以及中國債券、股票逐步被納入國際主要指數,國際投資者加碼投資人民幣資産。

  今年上半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編制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升值0.7%,同期新興市場貨幣指數貶值11.8%,人民幣匯率總體保持穩定。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總體延續6月至7月的升值勢頭。這讓國際投資者堅定了對人民幣的穩定預期,堅定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由於中國迅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經濟在全球實現了率先復蘇,二季度經濟由負轉正,增長3.2%。香港亞洲時報網站近期報道稱,中國人民銀行沒有放鬆貨幣政策的迫切需要,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利率差將基本保持不變甚至擴大——這樣一來,人民幣將保持堅挺。

  應當看到,自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在上海率先推出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但仍處於初期階段,比如人民幣在主要國際支付貨幣中市場份額僅為1.76%,外資持有中國債券和股票的比例也明顯低於發達國家。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仍有較大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全球經濟金融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際儲備貨幣過多集中于美元是一個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是必然趨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財政與貨幣政策空間大,外匯儲備充足,管控重大風險的能力強,人民幣國際化有望獲得更多市場認可。

  可以預見,隨著跨境人民幣政策進一步優化,將有更多的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國周邊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主體接受以人民幣進行支付結算。與此同時,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不斷深入,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産將進一步便利。當前,數字人民幣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數字人民幣的發展也會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對於中國來説,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延續復蘇的態勢,全年有望實現正增長,這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力支撐。應當看到,人民幣國際化是市場驅動下水到渠成的進程,當下也是“未雨綢繆”之舉。正如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今年6月所言,如果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取得更大進展,中國抵禦金融“脫鉤”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