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所謂“脫鉤”是美國政客喂給美企的一顆“毒丸”
2020-08-29 17:35: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美國領導人近日在接受採訪時再提與中國“脫鉤”論調,稱美國“不一定非要和中國做生意”。近幾個月來,美國政客時不時拋出類似論調,不過是在大選年裏上演的一場賣力但拙劣的政治秀。美國前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湯姆·惠勒犀利地指出,美國領導人的舉動是“以演藝代替實質”。

  讓美國企業不與中國做生意?美國政客這一論調好比是顆“毒丸”,遭到了美國企業強烈抵制。新近的一個案例是:美國政府近日發佈行政令,宣佈自9月20日起禁止美國個人及企業與中國的騰訊公司進行與微信有關的任何交易,結果遭到蘋果、福特、高盛、沃爾瑪、寶潔等一大波美國企業的反對。十多家美國跨國企業在與白宮官員的電話會議中強調,禁止使用微信可能削弱美國企業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市場競爭力。

  微信是一個在全球擁有十幾億用戶的平臺,也是在中國的首要通訊應用,其服務涉及行銷、通信、電子商務、支付等方方面面,“對於在中國經商必不可少”。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説,乍看之下,美國的行政禁令似乎是對中國科技企業的“一記重擊”,但是可能對美國企業傷害更大。文章稱,這款應用中的“小程式”被星巴克和沃爾瑪等美國企業用來服務當地消費者。用戶使用這些功能購物、贈送禮品卡和點咖啡等,去年共消費了1150億美元。在商言商,如果美國政府行政禁令對企業利益造成傷害,美國企業當然不答應。

  有意思的是,雖然美國政客時不時放話鼓動“脫鉤”,但在商界的壓力之下,態度也不得不有所鬆動。彭博社日前爆料,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在行政禁令公佈兩周後,美方官員私下和包括蘋果在內的多家美國公司接觸,強調它們仍然可以在中國通過微信做生意。這再次證明,所謂“脫鉤”不過是追逐權利的美國政客的表演而已,它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只是一個虛幻的概念。

  美國企業需要中國市場毋庸置疑,它們離不開也不想走。最近,中國美國商會確認,該商會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的第一架包機將於9月12日從舊金山直飛北京,結果3天內就收到近200人的報名,遠遠超過成飛所需的120人最低人數要求。這些爭相回到中國的美國商界人士顯然不同意“不一定非要和中國做生意”這樣的論調。

  作為世界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美經濟已經相互深度嵌套融合,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亨利·法雷爾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稱中美經濟如“一對連體雙胞胎”,“共享著共同的器官和血液循環系統”。硬生生強行切斷這對巨形“雙胞胎”,結果只能是傷筋動骨,雙雙受傷,其影響還會外溢到世界其他地方。

  以近期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為例,如果不及時管控分歧,任由中美間矛盾升級到“科技脫鉤”,那麼據德意志銀行估計,這將可能會使全球科技公司在未來五年內損失3.5萬億美元,大約相當於加拿大2019年經濟總量的兩倍。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特別是後疫情時期,各國都有著復工復産、恢復經濟正常運行、維護本國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的迫切需求。在此過程中,各國只有同舟共濟,才能乘風破浪。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撰文指出,將中美企業拆開會“傷及每一個人”。更何況,傷得最重的很可能是美國企業。德意志銀行在上述預測中就説到,3.5萬億美元的損失中很大一部分負擔將落在美國公司身上。

  應當看到,中美建交四十多年來在經貿、人文、科技等領域的合作發展,充分證明雙方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兩國和兩國人民都從中受益,根本不存在誰吃虧、誰佔便宜的事情。也正因此,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最近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兩年,美國對中國的興趣有增無減,外國(主要是美國)持有中國股票和債券的數量一直在穩定增長。

  近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更新其全球宏觀展望報告,把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上調至1.9%,並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左右。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邁克·亨利日前也表示,中國經濟已成為“全球亮點”,正呈現“非常強勁的V型反彈”。這一穩定向好的經濟走勢,無疑進一步增強了包括美企在內的全球企業投資中國的信心。

  美國那些熱衷於“政治秀”的政客應該好好聽聽來自本國商界的理性聲音,停止鼓動所謂的“脫鉤”,停止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為遭受疫情衝擊的美國經濟早日復蘇擔起應盡的責任。(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