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日前,教育部在公開回復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該部正組織開展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工作,結合當前防疫抗疫形勢,將在一些課程中補充防疫抗疫相關內容。11月3日,多家外媒對此進行了報道。
法國CNEWS電視臺網站截圖
法國CNEWS電視臺網站11月3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修改學校課程以致敬政府應對疫情舉措》的文章寫道,與防疫知識和抗疫精神相關的內容將被添加到中國中小學歷史、語文、體育與健康等相關課程中。中國教育部表示,這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並豐富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認知。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英國《衛報》在3日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修改學校課程以反映抗疫積極成就》的文章中寫道,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每天僅有很少的新增病例,大規模的篩查措施迅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
該文章援引中國教育部的聲明稱,這一舉措可以“讓學生學習在防疫抗疫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培育公共服務意識和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
法國《觀點報》報道截圖
法國《觀點報》同日也發表了中國修改學校課程的相關報道。報道援引了《衛報》部分內容,並補充道,在世界各國政府思考如何應對第二波疫情時,中國已經成功遏制疫情。文章還寫道,這是中國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關於在中小學語文、政治、歷史等課程中增加新冠疫情相關內容的建議”的答覆。(任麗君)